一、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管理——孕前咨询与评估
孕前评估应包括孕产史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当前疾病活动度,最后发作时间,慢性脏器损害,最近血清学检查结果(自身抗体、补体),基础血压,尿液分析,肾功能等。同时考虑子痫前期、妊娠糖尿病、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应当评估风险并讨论相应的防治措施。孕前即改用对胚胎和胎儿影响小的药物维持治疗。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属于骨质疏松症或维生素D缺乏症高风险,应预防性给予钙和维生素D。有计划的妊娠,可以减少并发症,增加妊娠成功率。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计划妊娠时,疾病稳定至少应该半年以上,对于SLE患者,在无重要器官损害、病情稳定1年以上;细胞毒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停药半年;激素仅用小剂量(≤10mg/d)维持时方可妊娠;孕前即患有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者,如合并肺纤维化、肺动脉高压,一般不主张妊娠,若妊娠应考虑及时终止;系统性硬皮病合并肺动脉高压者也不宜妊娠,50%产妇死亡与之相关;孕前应筛查肺动脉压,孕期诊断肺动脉高压者应终止妊娠;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妊娠前需达到病情的显著缓解或改善,应用在妊娠期安全无害的药物控制病情;女性服用柳氮磺吡啶或MTX意外怀孕,应补充大剂量叶酸(5毫克每天);叶酸补充,从受孕前3个月,直到妊娠12周,以预防神经管缺陷发生;建议利妥昔单抗暴露后避孕6~12个月,以减少新生儿B细胞耗竭风险;在中孕期和晚孕期暴露的新生儿,应接受白细胞和感染监测;华法令等维生素K拮抗剂器官形成期(6~10孕周)有致畸性,在此期间应尽量避免,建议一旦确认怀孕,以低分子肝素代替。
以下情况列为妊娠相对禁忌症:6个月内有严重的结缔组织病的发作;肺动脉高压;中度至重度心脏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40%);严重的限制性肺病(用力肺活量1升);慢性肾病4~5期(估计肾小球滤过率30毫升/分钟);未控制的高血压;前次妊娠虽然使用阿司匹林及肝素治疗,仍发生严重的早发性子痫前期(28周)。
二、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管理——产后管理
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低分子肝素等药物剂量。对有易栓倾向且无即往静脉血栓栓塞病史妊娠妇女的血栓预防,由于疾病发作和血栓形成的高风险,分娩后2~3个月内要严密监护。所有的患者都应该进行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评估,并在产后进行有效预防。
哺乳期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治疗应旨在预防或抑制母亲疾病活动度,并使幼儿暴露于无害环境。药物治疗应权衡母亲与幼儿的利益平衡。羟氯奎、氯奎、柳氮磺胺吡啶、硫唑嘌呤、环孢素、他克莫司、秋水仙素、泼尼松、免疫球蛋白、非选择性COX抑制剂、塞来昔布可继续应用于哺乳期;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环磷酰胺、来氟米特、托法替尼、除塞来昔布外的COXⅡ抑制剂,应避免使用;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依那昔普和赛妥珠单抗经证明母乳运转率低;TNF抑制剂可用于哺乳期女性;利妥昔单抗、阿那白滞素、贝利木单抗、优特克单抗、托珠单抗和阿巴西普,在有其他方法可以控制疾病时,应避免用于哺乳期,若无其他药物选择,可不列为哺乳期禁忌。
总之,在妊娠期与多学科专家共同管理已经明确诊断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并不困难。如何在孕前识别高危人群或潜在发病者、如何在孕期发现发病者、以及对已确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进行恰当的病情评估及管理,是产科及风湿免疫科等多学科共同怎么治疗白癜风效果好刘云涛做客CCTV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