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同时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升高
(补充:血糖降低→肾上腺髓质→肾上腺激素→血糖升高)
6、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主要通过肝脏完成)
7、调节中枢:下丘脑
8、调节机制:负反馈调节。
9、糖尿病
血糖不平衡:过高—糖尿病。(过低—低血糖病)
(1)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或功能衰竭,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
(2)症状: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少(三多一少)
①多尿:糖尿病人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在排出糖时,要带走大量的水,因而尿量增加,形成多尿。
②多饮:多尿造成体内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于是口渴、多饮。
③多食: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分解释放能量的作用,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不足,患者总感觉到饥饿而导致多食。
④体重减少:由于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使得体内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加强,导致机体逐渐消瘦。
(3)治疗:
①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饮食,不吃或少吃含糖类较多的食物;多吃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
②轻型患者可通过控制饮食,口服降低血糖的药物治疗;重症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
③基因治疗将成为根治糖尿病的措施。
(4)检测:斐林试剂、尿糖试纸。
六、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1、免疫的概念:
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自身生理动态平衡与相对稳定的功能。
注:概念中“抗原”可以是外来的病原体,也可以是体内出现的衰老、破损或异常的细胞。
2、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扁桃体、胸腺、脾、淋巴结、骨髓等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免疫分子:抗体、细胞因子、补体
3、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1)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
第二道防线:吞噬作用、抗菌蛋白和炎症反应。
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特异性免疫
发病机理:(书P22)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预防:洁身自爱,不共用卫生用具等。
(2)自身免疫病
①原因: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把自身物质当作抗原进行攻击。
②举例: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等。
(3)超敏反应(或过敏反应):
①原因: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外来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称过敏原。)
②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③举例:有人接触花粉引起寻麻疹,吃海鲜呕吐等。
(1)过敏原属于抗原,但它有个体差异性。
(2)过敏反应属于体液免疫反应,但它产生的抗体分布部位不同于体液免疫,它只是在某些细胞的表面。
(3)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才发生。
6、免疫学的应用
(1)研制疫苗:把减毒或无毒的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产生对传染性疾病的免疫力的方法叫做预防接种。
如:天花疫苗的发明和使用,根除了这种传染病的发生。
(2)检测抗原:根据抗体能和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可以帮助人们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
(3)解决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
?问题:异体器官移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
原因:效应T细胞识别并攻击被移植的器官。
措施: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原理:使免疫系统反应变得“迟钝”。
资源免费送(详情点击)
请先阅读获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