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上午,由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和徐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联合主办,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健康事业部承办的公益活动——名医大讲堂在徐州报业传媒集团五楼会议室举行。
此次大讲堂的主题为“常见色素紊乱性皮肤病的认知与治疗”,主讲人医院特邀专家、医院皮肤科主任骆丹教授。虽说主题乍看起来,显得专业又高深,但实际内容却是与我们大多数人息息相关。正常皮肤有着一定的代谢机制,当发生色素增多、减少或紊乱时,就会表现出一定的临床症状,比如斑、痣、瘤等等。
身上有痣不要随便点对于皮肤来说,色素代谢有着一定的机制,过多,过少,或是紊乱都会出现问题。骆丹教授指出,斑、痣、胎记等都是色素增多性疾病,白癜风、白化病、贫血痣等属于色素减少性疾病,如果对这些皮肤病处置不当就会导致色素紊乱,皮肤更加斑驳。
在这些皮肤病里,大家最害怕的莫过于黑色痣的恶变,因为这不仅关系到美观问题,还有致命的危险。
黑色素瘤发病隐匿且恶性程度非常高,进展非常迅速。骆丹教授介绍,有位患者的大拇脚趾跟长了一颗小黑痣,一直没把它当回事。三个月后,这颗小黑痣的颜色开始变黑,并且蔓延至趾甲尖。到医院病理检查发现小黑痣已经恶变成了黑色素瘤,只有截掉大拇脚趾才能保命。
一听黑色素瘤的杀伤力这么大,很多人立马就想把身上的痣全部点掉。但是,骆丹教授指出这种做法有很大的隐患。“目前点痣主要是激光、冷冻两种方法,这对痣是很大的刺激,可能刺激它恶变成黑色素瘤。如果痣已经恶变了,点痣会刺激它转移扩散,通过血管、淋巴管从一个部位转移到另一个部位,一旦黑色素瘤发生了转移,5年生存率低于20%。”
“ABCD”帮你定位恶变痣不点影响美观,点了还可能发生恶变,身上有痣的朋友岂不是要郁闷死?骆丹教授表示,不要随意点痣只是一种谨慎的表示,并非让大家“闻痣色变”,“痣恶变成黑色素瘤是个低概率事件,大家不必为了身上的痣整日忧心忡忡,有些方法可以帮你定位可疑对象”。
首先来说,痣分为三种类型:皮内痣、交界痣和混合痣。三者之中,皮内痣和混合痣病变的可能性较小,交界痣易发生恶变。交界痣一般长在手脚、外向生殖器、女性穿戴乳罩等易产生摩擦的部位,被称为“肢端恶黑”。
想要普通痣和黑色素瘤的区别,可以采用“ABCD鉴别法”。这里的A、B、C、D分别对应4个英文单词:“asymmetry”、“border”、“color”和“diameter”,即中文的“不对称性”、“边缘”、“颜色”和“直径”。也就是说,不对称、边缘不规整、颜色不均匀,则很有可能是黑色素瘤。如果怀疑是黑色素瘤,应及时做病理检查,一旦确诊就要尽早治疗将它扼杀在摇篮中。
防治黄褐斑应注意防晒黄褐斑是不少亚洲女性较为头疼的一种皮肤疾病,常见的是表皮色素增生,成因尚不清楚,多发生在年轻的婚龄女性身上。
骆丹教授说,黄褐斑的产生原因有多个方面,包括阳光曝晒、化妆品使用不当、过度摩擦、避孕药过多以及遗传等都会造成黄褐斑,但是仍有其他尚不清楚的原因占很大比重。
防晒是亚洲女性如何治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