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生物教学交流群(QQ群)中,很多老师讨论了关于现行生物教材《免疫调节》中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我们很多年,老教材非常明确,而新教材含糊其词,让人纠结。
这个问题就是:体液免疫,如果没有T细胞,倒底能不能直接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我们先来看看教材原文:
人教社高中教材
原文中最大的争议点是:“大多数病原体……少数抗原……”,这个多数与少数是个神马意思?
很多老师的理解是:大多数病原体需要T细胞,而少数不需要T细胞就可以增殖分化。
另一部分老师认为:原文的字面意思是B细胞“刺而不裂”,必须有淋巴因子作用才可分裂,所以必须要有T细胞。而且,还给出了教材中的另一个“证据”如下:
人教社高中教材
爱滋病人因为T细胞受损,到最后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即没有T细胞,就不可能有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所有特异性免疫。所以体液免疫也必须依赖T细胞。
《普通生物学(第三版)》和《生物学(第6版)(清华大学出版社)》上的描述也支持这种观点。
《普通生物学(第三版)》
《生物学(第6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到底哪个观点是对的?教材的编者为什么这样写?
我带着问题
不……
断……
查……
阅……
资……
料……
……
终于……找到了编者的一些蛛丝马迹……
编者编写的依据,应该与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免疫学》是同一来源:
人民卫生出版社《免疫学》课件资料
高中教材编者的“大多数病原体……少数抗原……”,应该是指的“大量初次进入的抗原,与再次进入的低浓度抗原”。只是因为放在高中学习,所以文字描写一再简化。简化到大部分老师都看不懂……
等一下!TD-Ag和Ti-Ag又是神马东东?
……
再查资料……
……
真相出来了!!
(看不清的,得了白癜风可以治好吗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