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丨我见过最全的儿童皮肤病图库慎点

导读

本文将通过图文解析,介绍儿童常见的皮肤病特点。

作者

蜡笔小新

来源

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将通过图文解析,介绍儿童常见的皮肤病特点。

一、湿疹(Eczema)

湿疹(Eczema),是一种儿童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是由于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真皮及表皮炎症,属于IV型变态反应,患者多有过敏性体质。过敏原可来自外界,也可来自体内,儿童常见的过敏原包括牛奶蛋白、鸡蛋、鱼虾等。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瘙痒及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图一:湿疹婴儿,急性期皮疹以丘疱疹为主(左图),有渗出倾向(右图),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

二、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

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又称之为“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过敏体质有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瘙痒、多形性皮损并有渗出倾向,常伴发哮喘、过敏性皮炎。

图二:特应性皮炎患儿,60%于1岁内发病,以颊面部瘙痒性红斑,继而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针尖大小的丘疹、丘疱疹,密集成片,界限不清,搔抓、摩擦后很快形成糜烂、渗出和结痂。

那么,特应性皮炎和湿疹有什么区别呢?湿疹是一个很泛的概念,特应性皮炎可以看成是特殊类型的湿疹。二者区别在“特应性”:

1、病程及严重程度:特应性皮炎相对严重,病程长;

2、家族史及疾病倾向:常有易患哮喘、过敏性皮炎、湿疹的家族倾向;

3、过敏体质:对异种蛋白过敏;

4、免疫状态:血清中IgE水平升高,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诊断多采用Williams制定的标准:

图三:特应性皮炎的Williams诊断标准(来自:人卫八版皮肤性病学)

三、荨麻疹(urticaria)

荨麻疹(urticaria),俗称“风疹块”,是皮肤黏膜由于暂时性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发生的局限性水肿。根据病因、病程,本病可分为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物理性荨麻疹和其他特殊类型荨麻疹。

1、急性荨麻疹:起病急,先有瘙痒感,随后很快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风团或苍白色风团,数分钟至数小时水肿减轻,风团变为红斑逐渐消退,皮损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但新风团可此起彼伏,不断发生。

图四:急性荨麻疹:起病急,突然觉得痒,很快于瘙痒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风团,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有时风团可呈苍白色。有时可融合成片,表面凹凸不平,呈现橘皮样外观。

2、慢性荨麻疹:皮损反复发作超过6周以上,且每周发作次数至少两次者称为慢性荨麻疹,可长达数月或数年之久。常和感染及系统性疾病相关,阿司匹林、NSAID、青霉素、ACEI降压药、乙醇等会加剧荨麻疹。

3、物理性荨麻疹:包括皮肤划痕症(人工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压力性荨麻疹、热性荨麻疹、震颤性荨麻疹等。

图五:皮肤划痕症属于物理性荨麻疹,是荨麻疹的一种。

四、脓包疮(impetigo)

脓包疮(impetigo),俗称“黄水疮”,是儿童常见的接触传染性的浅表皮肤感染性疾病,以发生水疱、脓疱,易破溃结脓痂为特征。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链球菌感染引起。

图六:脓疱疮皮疹特点:起初为水疱,一天后由于脓液沉积于疱底部,变成半月形脓疱,疱壁薄而松弛,破溃后露出糜烂面,干燥后形成黄色脓痂。

五、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scaldedskinsyndrome,SSSS)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scaldedskinsyndrome,SSSS,4S),好发于新生儿或小婴儿,又称新生儿剥脱样皮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松解症、细菌性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Ritter氏病。本病是发生在新生儿的一种严重的急性泛发性剥脱型脓疱病,是在全身泛发红斑基底上,发生松弛性烫伤样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

图七:SSSS皮肤呈烫伤样,某些葡萄球菌也可产生表皮松解毒素,此毒素在血清中含量增高而引起皮肤损害和剥脱。初在口周或眼睑四周发生红斑,后迅速蔓延到躯干和四肢近端,甚至泛发全身,在红斑基础上发生松弛性大疱,1~2天内在口周和眼睑四周出现渗出结痂,可又大片痂皮脱落,其他部位的表皮浅层起皱,稍用力摩擦,即有大片表皮剥脱,露出鲜红水肿糜烂面,类似烫伤。

由于4S因皮肤如烫伤样而得名,在医学上还曾因误以为烫伤而发生医闹。年7月中国青年报、腾讯等媒体在未查名病因情况下报道发生在医院的一起“医院保温箱烤死”的消息,后来证实为4S可能性大。

六、尿布皮炎(diaperdermatitis)

尿布皮炎(diaperdermatitis),又称新生儿红臀,是指在新生儿肛门附件、臀部、会阴处等皮肤发红,有散在的斑丘疹或疱疹。

图八:在尿布部位发生边界清楚的大片红斑、丘疹或糜烂渗液,甚至继发细菌或念珠菌感染。可因婴儿尿布更换不勤或洗涤不干净,长时间接触、刺激婴儿皮肤;尿布质地较硬,发生局部摩擦而引起。

七、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lymphnodesyndrome,MCLS)

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lymphnodesyndrome,MCLS),又称川崎病,本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高发年龄为5岁以下婴幼儿,男多于女,临床多表现为发热、皮疹、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杨梅舌、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等。

图九:川崎病典型的皮肤黏膜改变

八、小儿感染性出疹性疾病

小儿感染性出疹性疾病在临床上多见,病种多,皮疹特点复杂,出疹性顺序及与发热有一定关系。包括风疹、水痘、猩红热、麻疹、斑疹伤寒、伤寒、幼儿急疹、手足口病等。

关于出疹的疾病详情介绍,可阅读我的另两篇文章:

1、《我看过最好的小儿感染性出疹性疾病记忆策略》(在本







































北京能治疗白癜风吗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nnv.com/myqxhl/9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