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力检测让你知道你的免疫力是否足够抵抗

免疫力是人体的保护伞,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免疫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入侵,让我们发现为什么有些人容易感染,为什么有些人就算感染了症状很轻,很快就恢复了,但是有些人感染了病情却很严重,这个就是跟人体免疫力有关。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免疫力”,已经可以通过科学检测进行量化,并提供改善建议。近期,这种免疫力检测正悄然流行起来。那么,免疫力检测是如何精准量化的?到底有没有用?

首先我们来科普一下什么是免疫力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入侵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现代免疫学认为,免疫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

如果免疫系统不能正常发挥保护作用,在此情况下,极易招致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因此免疫力低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容易生病。

因经常患病,加重了机体的消耗,所以一般有体质虚弱、营养不良、精神萎靡、疲乏无力、食欲降低、睡眠障碍等表现,生病、打针吃药便成了家常便饭。每次生病都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而且常常反复。长此以往会导致身体和智力发育不良,还易诱发重大疾病。而免疫力高也不是个好事情,容易引起过敏,自体免疫性疾病等。

目前很多人对于自身免疫力的了解,仅限于依靠自己身体的感受或以年龄群区分,如:容易感冒生病,则判断免疫力弱;年龄小的孩子及年龄偏大的中老年人,则认为免疫力弱。而我们知道,医院进行诊疗时,医生都会开一项血常规进行简单的免疫功能检测,从而诊断病因;此外,我们除了“生理年龄”还有“免疫年龄”,免疫年龄和我们的生理年龄并不一定是对等的。因此,关于免疫力,大众的认知是不够的,也不系统。

而为什么有的人每年都去体检,而最后还是被确诊为癌症呢?这是由于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始有了免疫五项,检测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含量;血常规,利用细胞计数的方法分析外周血中白细胞的数量,白细胞数量的增高表明体内存在炎症反应。医院及第三方检测机构,可进行稍进一步的免疫检测,了解各大类免疫细胞的数量比例。但是,这些检测并未达到精准量化个体免疫功能状态。

我们近来常看到除了基础的免疫性疾病预防及健康管理,免疫力检测在新的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1、在提高癌阻击率的新领域,免疫力的检测与评价在肿瘤治疗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2、在抗击疫情的进程中,全国多地也在新冠病毒的诊疗方案中加入免疫评估。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是检测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

淋巴细胞亚群能反映机体当前的免疫功能、状态和平衡水平,并可以辅助诊断某些疾病(如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恶性肿瘤、血液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等),对分析发病机制,观察疗效及检测预后都有重要意义。

这些疾病主要包括:1.病毒感染性疾病;2.肿瘤性疾病;3.自体免疫性疾病;4.器官移植患者;5.其他免疫缺损或异常的患者。

那么免疫功能评估,有哪些重大作用呢?

没有量化评估免疫力技术之前,所有的措施都是盲目的。因为每个人的免疫力不同,而免疫力差的表现也完全不同,单一的药物或免疫细胞储存、免疫提升的方案无法适用于每个人。

只有通过量化评估免疫力后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免疫储存和免疫提升方案。

①对健康人的意义:

健康人群可以通过免疫检测全面了解自身的免疫状况,及时纠正这些免疫失常,确保体内强大的免疫力,防患于未然。

②对肿瘤患者的意义:

能及时发现能诱导肿瘤生长的调节性T细胞是否增高;

肿瘤诱导免疫抑制的细胞免疫各组分(T、B、NK等)功能是否正常;

肿瘤诱导的免疫活化和抑制之间的是否平衡等;

辅助判断治疗效果,及时发现复发;

对于准备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进行免疫细胞检测,全面了解体内NKP、杀伤性T细胞等免疫细胞水平,可以掌握体内的免疫储备及反应情况,在此基础上,判断细胞治疗的种类和方案更为精准有效.

现实生活中这几类人,尤应定期检测免疫功能并做针对性改善

1.抵抗力差:肠胃疾病、感冒、风寒缠身,“医院常客”;

2.防御力差:易反复过敏;

3.生活习惯差:不离烟酒,长期熬夜;

4.亚健康人群:体质虚弱、营养不良、疲乏无力、睡眠障碍等;

5.过度服用抗生素: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反复感染;

6.中老年人群:机体免疫力低,多伴有慢性疾病;

7.易感染人群:工作生活中,接触细菌、病毒等抗原物质几率较高的人群。

每个人都需要了解自身的免疫力,一套完整的免疫功能检测报告是每个人都必须做的,可以为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控制疾病的发展做到一个准确的预判,具有前瞻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nnv.com/myqxby/10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