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法则之ldquo一对一rdq

上一回

小原带大家了解了免疫的第二个法则

“层层设防”

今天我们来了解免疫的第三个法则

常言道“一把钥匙开—把锁”。这种“一对一"的关系就是特异性免疫应答。特异性免疫应答需要抗原异物剌激产生针对该种抗原的免疫应答。也就是说,某种抗原要经过一系列的过程,最后产生针对这种抗原的抗体或者效应免疫细胞。

(图注:特异性免疫的一对一法则)

在这个过程中,—个特殊的地方是抗原必须经过处理才能被淋巴细胞识别。外来或者内源的抗原是不能够直接引起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应答的。打个比喻就像火药本身不能用来放炮,只有经过加工才能做成鞭炮一样;又好比我国古代将士出征都要武装一番,头戴盔甲,身穿战袍,足登战靴一样。

人体是怎么加工抗原呢?这就得说到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这是一类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递呈给淋巴细胞的免疫细胞,如我们知道的巨噬细胞、树突细胞以及B淋巴细胞都有抗原提呈的能力。

(图注:抗原递呈细胞)

下图表示了内外抗原经过抗原提呈细胞内被处理的情况。图中间是个抗原提呈细胞,外来的细菌抗原经过抗原提呈细胞内吞后与溶菌酶结合,最后形成外源性的细菌抗原。病毒抗原经过吸附穿入细胞后,先脱壳(脱去蛋白质外衣),然后进入抗原提呈细胞的细胞核,重新合成内源性的病毒抗原。

(图注:抗原递呈示意图)

可见抗原加工的方式有两种,即外源性和内源性。它们加工完成后分别与抗原提呈细胞产生的不同的MHC分子,一起被运输到细胞膜的表面,然后被T细胞识别,如下图所示:

(图注:抗原提呈细胞被T细胞识别)

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可以简单表示为:

第一步:T细胞通过识别抗原提呈细胞膜表面标志物来识别抗原;

第二步:T细胞活化,增殖,大量复制自己,形成武装部队;

第三步:T细胞在战场上英勇作战,歼灭敌人

最后,还有一部分参与作战的士兵退伍不退役,保留下来,随时准备抵御相同抗原的再次进攻,这些士兵就是记忆性T淋巴细胞。记忆性T淋巴细胞对特异性抗原有记忆能力、寿命较长,当再次遇到相同抗原后,可迅速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开启战斗。这就是“免疫记忆”。

免疫记忆可产生更快、更强、更有效的再次免疫应答。因为它们毕竟是上次战斗的“老兵”。细胞免疫就像是一个士兵到处亲自捉拿敌人,这样想想看是不是很不节省人力?所以,人类进化中除了细胞免疫,还形成了体液免疫,也就是利用抗体来对抗入侵者。抗体就像是一支支利箭,可以射得很远,不但轻便而且效率很高。而这些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产生的。

那么B细胞是如何产生抗体的呢?

第一步:敌人被识破,即B细胞通过表面受体识别抗原信息;

第二步:制造大量武器,B细胞激活后变成浆细胞产生大量针对抗原的抗体

第三步:武器发威,杀退入侵者,即抗体发挥免疫效应。

致敬诺贝尔——向载入史册的免疫学斗士致敬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诺贝尔奖:

年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由俄国科学家伊拉·伊里奇·梅契尼科夫和德国科学家保罗·埃尔利希共同获得。梅契尼科夫是俄国动物学家、免疫学家、病理学家。他发现了吞噬细胞,建立了细胞免疫的“吞噬学说”。保罗·埃尔利希是德国免疫学家、化学疗法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体液免疫的“侧链学说”,并合成了化学药物砷凡纳明(商品名:),先后治愈了昏睡病和梅毒。

排版:原能细胞-阿豪

责编:原能细胞-Julie

监制:原能细胞-Julie

END

往期推荐

入侵者必须突破的天然防线

你的血型对应什么性格?

多吃小苏打饿死癌细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nnv.com/myqxby/11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