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发现40年:
“世纪绝症”已变成可控慢性病
扫码阅读更多?年,美国医院几乎同时接诊了5名特殊的病人,这几位男性都在近期出现“胸闷气短、干咳不止、剧痛疱疹缠身”等病症,治疗均无效后,几位男性全部死亡。随后,全美出现了更多类似病症,最显著的特征是免疫系统全面崩溃。同年9月24日,在病因仍旧不明的情况下,这种病有了它的现代名字。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首次使用AIDS(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来称呼这一疾病。在中文里,它被称为艾滋病,全名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对于艾滋病的治疗研究也越来越多。21世纪之后,新型抗艾药物层出不穷。6大类30余种抑制剂药物获批上市,连同“鸡尾酒疗法”一起,将原先的“世纪绝症”变成了一个可以长期控制的慢性病。但科学能杀死病毒,却无法控制人心。艾滋病既与复杂的社会议题紧密相连,又作为一种隐喻象征某些身份或行为。社会对其的讨论远超出生理疾病本身的范畴。艾滋病的历史不但是一部疾病史,更是当代史。1、病毒:从黑猩猩到人类
年美国5名特殊病人是艾滋病首次被报道,但却不是第一次出现。医学界相信,非洲、美洲地区早已出现了疑似艾滋病患者。年—年间,法国巴德斯研究所中心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肿瘤研究院先后从患者血液和淋巴中分离出淋巴腺病相关病毒(LAV),以及人类噬T细胞病毒Ⅲ(HTLV-Ⅲ)。年,国际微生物学会将其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或艾滋病病毒(HIV)。而HIV病毒究竟来源于何处,又是如何传播到人类身上的,至今尚无明确定论。绝大多数意见认为,该病毒最早存在于非洲中西部猴子和猩猩的身上,而第一次跨物种传染是在大约年前的中非最大城市、而今刚果(金)的首都金沙萨。黑猩猩体内被发现一种称为SIV,这种病毒和人类体内的HIV病毒非常相似。而黑猩猩会猎食红顶白头翁和鼻斑猴。这两种猴子带有两种不同的SIV病毒,黑猩猩可能分别感染这两种SIV病毒。这两种SIV病毒结合起来会变成第三种病毒,叫做SIVcpz,它能在黑猩猩之间互相传染。有研究认为,在人类生活与之产生密切联系后,病毒通过血液传播给了人类。2、从非洲殖民地到全世界
艾滋病病毒最初从动物传给人,只是它扩散成为流行病的很小“窗口”。有两个地方成了传播中的“扩大器”——刚果的金沙萨和海地。上世纪20年代,刚果民主共和国还是比利时殖民地,而金沙萨刚刚成为首都,成为了许多年轻男性的淘金圣地,同样也聚集了许多性工作者。城市人口增长、繁忙的运输网络、性交易增加以及未经消毒的注射行为等,使得HIV病毒在传播开来。上世纪40年代末期,每年超过万人途经当时中非最大的城市金沙萨乘火车出行。艾滋病病毒从金沙萨传至刚果(金)最南部和最北部的城市,那里连接南部非洲和东部非洲,成为最早的次级传播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后,由于日本侵占了亚洲殖民地,盟军失去了原料供应,利奥波德维尔负责向盟军提供原料。战后独立浪潮席卷而来时,白人纷纷逃走,经济陷入崩溃,不少女性几乎只能投身于性产业,加上吸毒针头的血液传播,艾滋病病毒开始了较大范围的传播。由于当时的比利时白人永远不培训非洲精英,为了填补空缺,联合国从海外雇请官员和教师。这些海地年轻人回到家乡后,也把艾滋病病毒带到了大西洋西岸。这使得海地成为HIV传播路径上的另一个重要地点。上世纪80年代初,艾滋病患者主要集中为血友病患者和美国同性恋者之中,说明病毒通过血液与性行为两种途径传播。加拿大魁北克谢布鲁克大学的传染病专家雅克·佩因认为,太子港的Hemo-Caribbean血浆中心是“扩大器”:卫生条件极差,每个月卖血者多达,每月给美国输送约升的血浆。从此,艾滋病的现代史拉开帷幕。3、华人研发“鸡尾酒疗法”
因为传播迅速、致死率高,艾滋病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年,联合国发表报告,表示艾滋病已成全球人类的第四大死因。自艾滋病病毒发现和流行以来,全球有超过万感染者,其中万患者死亡。治愈艾滋病成为现代医学界重要攻克方向。虽然仍无治愈方法,但目前治疗方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艾滋病出现的前六年,人类面临的状况是无药可治。直至年3月19日,首个抗艾滋病药物齐多夫定获批上市,从研发到临床运用只用了20个月。时至今日,齐多夫定依然是抗艾滋病的有效药物之一。华裔医学家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鸡尾酒疗法”创始人华裔美籍教授何大一的研究发现,彻底改变了艾滋病治疗的格局。华裔美籍教授何大一艾滋病患者服用单一药物很容易出现耐药性。于是何大一团队发现,如果一次向患者提供3-4种不同的药物,可以有效避免这个问题。“鸡尾酒疗法”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艾滋病的治疗现状,成为了标准疗法。21世纪之后,艾滋病治疗的研究越来越多,新型抗艾药物层出不穷。6大类30余种抑制剂药物获批上市,原先的“世纪绝症”变成了可以长期控制的慢性病。4、举步维艰的疫苗研究
HIV疫苗对于结束全球流行至关重要。然而鉴于HIV的特殊性,至今仍没有艾滋病疫苗研究成功。自年发起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艾滋病疫苗试验开始,近40年来,进入临床试验的HIV疫苗有超过上百种,但尚无有效疫苗投入临床应用。在年2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发布新闻公报称,该院下属机构支持的一项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HVTN项目失败,已停止疫苗接种。“HVTN”疫苗项目,一度被寄予厚望,有报道认为人类会在年拥有对抗艾滋病的疫苗。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评论称:“这无疑对艾滋病疫苗的研发又是一次严重的打击。”但张林琦同时表示,这揭示了医学界需要利用更新的知识和技术,探索和研究其它的疫苗策略。5、中国抗“艾”
年,中国发现第一起艾滋病病例,此后从沿海等地开始向内地扩散。但中国整体上属于艾滋病低流行国家。根据官方估算,至年年底,中国大陆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约万,尽管数量不小,但流行率仅为万分之九。对于我国艾滋病防治来说,年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