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陈立红,副主任护师,从事风湿免疫科临床护理及管理工作27年,医院风湿免疫科护士长,北京护理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风湿免疫专业学组副组长。参编《健康教育处方版》《风湿病综合治疗》《风湿免疫疾病健康指导》《临床护理学》等书籍。
人们一般理解,免疫力就是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这样理解是对的。免疫力这词用得多了,有时也就成了一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模糊概念。
一、免疫力低下与免疫系统紊乱是两回事
人体的免疫力是通过免疫细胞获得的。自身免疫病是免疫功能紊乱造成的。“紊乱”和“低下”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免疫功能低下,是指体液免疫细胞的免疫功能比正常偏低,机体分泌的免疫细胞或免疫因子减少,系统防御外界感染的能力降低。主要发生在老人、儿童身上。原因很明显,老人机体老化,免疫功能下降;儿童因为机体免疫系统发育未完全,对疾病的抵抗力比较弱。但成年人、青壮年人发生免疫功能低下的不多,反而是“紊乱”的多。
“免疫系统紊乱”是指免疫细胞功能或免疫因子异常分泌,如患者体内B细胞分泌太多,功能亢进,产生了一些不正常的抗体,从而引起自身免疫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等。免疫功能低下时可以想方法增强免疫力,而得了这些病就不是增强免疫力了,而是要抑制不正常的免疫,这时如果稀里糊涂地吃增强免疫力的补品、补药反而更糟糕。
二、免疫功能低下最主要的表现是反复感染
平常我们嚷嚷的“免疫力下降了”“免疫力低”是否够得上临床意义上的免疫功能低下呢?免疫力低下最明显的表现是反复感染。呼吸道感染最多,如反复感冒、发烧,肺炎等,其他还有反复的肠道感染,经常拉肚子,还有就是反复的泌尿系统感染。不明原因的低烧、疲乏、体重下降也是一些危险信号。
是否真有免疫功能低下,只有专科医生才能诊断。医生除了根据临床表现外,还要化验血液,检测具有提示意义的免疫指标,如淋巴细胞数、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等。
对免疫功能紊乱所表现出的症状与“低下”的症状要有所区分,虽然二者都会出现低烧等相同的症状,但如果是“紊乱”,那患者会表现出关节痛,关节肿胀,皮肤出现红斑,肌肉痛等症状。如果化验血的话,会发现,B细胞和T细胞异常,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因子减少。
三、提高免疫力功在平时
有些人,平时看着好好的,怎么会突然免疫功能低下呢?是的,当重病大病,大手术后,创伤,严重的精神打击,甚至长期精神高度紧张,过度疲劳等都可能造成免疫功能低下。
经常锻炼,规律生活,合理饮食,这些提高免疫力的方法人们早已耳熟能详。如果身体出现问题,如长期白细胞偏低,反复感染等,医院的免疫专科就诊。如果确诊是免疫功能低下,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适量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如果出现反复发烧、皮肤红斑、口腔溃疡、关节痛、肌肉痛,则要小心是否患有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
不论是免疫功能低下,还是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在诊治中都要规范,所以要提醒广大患者,千万不要轻信偏方、秘方、小广告,非但治不好,反而可能延误治疗。
来源:北京护理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风湿免疫专业学组供稿
北京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