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的筛查与治疗

瓷娃娃、月亮孩子、蝴蝶宝贝、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使……这些美丽名字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罕见病”。关于罕见病,您了解多少呢?

全球预计有超过3亿名罕见病患者,中国为多万。目前已经明确的罕见病有多种,其中80%为遗传病,如白化病、血友病等,95%的罕见病仍没有特效药,只能早诊断早预防。

据不完全统计,罕见病患者的确诊时间平均需要5年,平均诊断成本为4~5万元,这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时间成本及经济负担。

年5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共涉及种疾病。其中包括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病(PrimaryCombinedImmuneDeficiency,PCID)和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inkedAgammaglobulinemia,XLA)。

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病(PCID)是种什么病?

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PCID)是一组以T/B细胞缺陷为主的遗传性免疫缺陷病,多数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同时可伴有不同程度其他细胞缺陷的异质性疾病。至年已发现49种不同基因突变可导致该病。其中最为严重的类型称为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evereCombinedImmunodeficiency,SCID)(1)。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inkedAgammaglobulinemia,XLA)是种什么病?

XLA是由于人类Bruton’s酪氨酸激酶(Btk)基因突变,使B细胞系列发育障碍,从而导致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或缺失,感染易感性增加的一种原发性体液免疫缺陷病,为原发性B细胞缺陷的典型代表(1)。

SCID的临床背景

SCID是一种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同时有严重缺陷的疾病,由于免疫防御能力严重下降,患儿典型临床表现极易发生反复严重感染,尤其多部位、多病原迁延性感染。可发生减毒活疫苗感染和播散,不适当疫苗接种,如接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卡介苗、水痘疫苗及轮状病毒疫苗对SCID患儿将导致致命后果(2)。SCID患儿生长发育落后或停滞,患儿反复感染、腹泻和相应基因缺陷均有关。若不经治疗,2岁内的死亡率%。

85%~90%的SCID患儿伴有已知的分子缺陷,涉及20多种基因。按照遗传方式,可分为X-性染色体/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两种。超过70%的SCID病例为散发,且阳性家族史常常无特异性,容易被忽视。

SCID的临床治疗

SCID是可治愈的疾病,但是提前诊断、避免严重感染对于治疗成功率有显著影响,关键是早筛查诊断并早治疗效果更好。若在3.5个月之前能确诊且能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HSCT),治愈率可达94%;若3.5月龄以上并发生反复感染的患者进行HSCT生存率则降低至50%。国内也已经具备了成熟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其中的龙头就是医院的免疫科,技术水平实际已经达到国际一流,但是因为由于国内不开展SCID的筛查,导致疾病诊断不及时,常常是已经有过感染和临床表现的孩子才会被诊断,影响治疗的效果。所以国内SCID新生儿筛查已经势在必行,越早筛查患儿的治疗效果越好(2)。

SCID的筛查原理

SCID患儿由于遗传缺陷导致淋巴细胞发育缺陷,T细胞伴或不伴有B细胞缺乏/缺陷,T细胞发育过程中会形成一个DNA副产物-T细胞受体剪切环(TREC),B细胞早期成熟发育过程中亦可产生kapa重排剪切环(KREC)。这些DNA片段稳定存在于细胞内,TREC/KREC定量可以间接反映体内产生的初始T/B淋巴细胞数量。SCID孩子不能产生TREC,其中部分不能产生KREC。

利用荧光定量PCR法,可同时检测TREC+KREC,同时可筛查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即SCID-plus筛查。

SCID筛查的发展

美国从年开始逐步推广SCID的筛查,年,美国发布了11个SCID筛查项目的数据(共约w新生儿筛查,利用qPCR方法检测TREC数量),结果显示:SCID的发病率约1:;同时,可检出的全部病理性T细胞减少可达1.5/00(3)。

瑞典年报告的新生儿筛查数据:采用TREC+KREC筛查,检出PID:5/10万(3/)。

台湾年的报告数据:检测到经典SCID及SCID变体共计15名,总发病率与美国相当,约1.6/10万(4)。

SCID-plus的筛查方法

新生儿出生24h后,足跟采血制成干血片,用荧光定量PCR法,同时检测TREC+KREC,可同时筛查SCID+无丙种球蛋白血症,还可检出一部分非SCID/XLA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减少症,因此实际疾病个体的检出率远高于目标病种的发病率!

SCID-plus筛查后不同结果如何处理?

新生儿SCID筛查的目的

在患病新生儿在临床症状尚未出现之前或表现轻微时通过筛查,得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SCID患儿在出生时无临床表型,且超过70%的患儿都是散发的,所以无法通过临床表型/家族史进行识别。专家指出,在严重感染发生之前,以人群为基础的大范围筛查是早期诊断PCID的唯一方法(2)。而一旦感染发生,疾病的治疗预后又会显著降低。因此,SCID筛查需要在全体新生儿中普及,实现早筛早诊早治。

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拯救PCID患儿生命,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在我国优生优育国策指引下,对PCID早期诊治愈来愈受到社会和政府部门重视(2)。

参考文献

(1)罕见病诊疗指南(年版)

(2)赵晓东张志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nnv.com/myqxyf/101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