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来谈谈医学检验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群众医疗保健事业水平的提高,医疗体制也必将随之不断变革并逐步完善。其发展趋势将向两极分化:一方面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推广新技术、新设备,同时也是为了加强医疗、教学和医学科学研究,培养人才,将进一步向适度规模的集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为方便群众,减轻负担,加强保健指导和对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一些老年病和慢性病患者需要向社区医疗保健分流。患者分流的前提条件是社区医疗水平的相应提高,能够满足医疗保健的基本需求,还要靠服务周到、环境舒适、就医方便、价格合理吸引患者。随着医疗体制和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临床检验学科也必将发生相适应的变化。

一、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和实验室信息化系统的进一步完善,绝大部分常规操作都将会被机器取代

从接收标本到资料分析将向流水线过渡并实现全实验室自动化。特殊检验将向中心实验室或参考实验室转移。临床实验室的传统模式和结构需要调整或重组,除特殊微生物学检测的无菌、隔离或生物安全实验室外,临床常规检测将进入流水线作业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封闭式作业将被开放式作业所取代,并走向内部的统一和外部的合作。实验室实行规范化管理,检验结果进入信息化网络,施行医疗信息资源共享,以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开支。分散、低效率、浪费的状况将被集中、高效率、节约的模式所取代,粗放型经营必将向集约型经营转化。

二、全天候服务的实施,用最小限量的医疗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医疗保健效益,以减轻患者和国家的经济负担

高档医疗设备为全社会所共享,已是全球的发展趋势。由于小型检验仪器的大量开发,简易快速的即时检验(pointofcaretesting,POCT)将走向社区医疗保健和进入家庭,方便患者的床边、诊室、微型实验室检验或患者的自我监测将受到重视和普及。

只有资源共享、技术共享、信息共享和利益共享的院际协作模式,才有利于方便患者、减少医药资源的浪费、提高全社会整体医疗水平,并缩小先进与落后发展不平衡的差距。经验已经证明,只有首先解决好利益的合理分配,并且医院、诊疗所做适当倾斜和扶持才有可能解决好其他几个“共享”,充分发挥高档设备的效率和开展院际间的全面协作,并引导患者的合理分流。否则,任何医疗联合体或协作集团都不可能长期巩固。这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一个不可忽视的经济原则,也是政府为了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一个不应忽视的卫生政策问题。

三、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将更方便临床、方便患者,更有利于信息的使用和交流;生物芯片的开发、基因图谱的解密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必将进一步改变临床检验的面貌

大量高级、精密、尖端的分析仪器将逐步装备现代医学实验室,经典的血清学和微生物学方法,将会被更灵敏、准确、简便、快捷的方法和仪器分析所取代。酶化学分析、酶免疫化学技术、荧光偏振技术、化学发光技术、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技术和电化学技术等将进一步发展和普及。细胞形态学和细胞病理学检验将进一步与组织化学、免疫化学及其他物理化学方法相结合,达到超微结构和分子检验的水平。医学生物工程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核酸分子杂交、PCR、DNA测序技术的完善及基因图谱和蛋白质组学的解析和开发,DNA芯片和蛋白质指纹等新技术的发展,将使许多疾病的病因学和发病学原理在分子水平上得到进一步阐明。患者仅需提供少量标本即可获得更多的检验信息,就可以揭示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甚至是包括遗传学的完整疾病图像。某些床边检验和监测、无创式传感器的开发,将会减少患者的许多医源性痛苦。

四、监测新出现的传染病将是微生物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遗传的稳定性和变异性是生物学的普遍规律。事实证明,一些传染病被消灭了,还会有新的传染病出现;由于基因突变,非致病菌可能变成致病菌,对人无毒的物种可能变为有毒的物种;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可能造成条件致病菌的肆虐。由于人类的某些无节制活动,例如,滥伐森林、无序开荒、大型水库建设等,破坏了生态屏障,迫使野生动物与人类争夺栖息地,以及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捕杀或密切接触等原因,自然疫源性疾病或以野生动物为宿主的某些病原体向人类传播和转移,并终将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例如,已知的蜱传伯疏螺旋体(Borreliaburgdorferi)感染的莱姆病(Lymedisease)、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AIDS、汉坦病毒(Hantavirus)感染的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hemorrhagicfever,EHI)、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感染的埃博拉出血热、西尼罗病毒(WestNilevirus)感染的西尼罗热、O:H7血清型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的出血性结肠炎、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pneumophila)感染的军团病,与人冠状病毒相关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及人禽流感威胁等。对这一切的检验和监测将成为预防医学、疾病控制和检验医学的一个重点内容或重要方面。

物质运动是永恒的,人的认识也是无止境的。基础医学的进步和检查检验手段的增多,必然会进一步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然而无论技术怎样发展,仪器如何进步,电脑最终不能完全取代人的创造精神,电子仪器不能完全取代人的经验。检验人员显微镜下的基本功,临床医生问诊和望、触、叩、听的基本功,仍需加强而不能削弱,更不能丢弃。检验医学的进步,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为认识疾病提供了更多的手段;然而,机器的发明只在于提高效率和效益,建立在循证医学基础之上的医学思维和医疗决策,实验室的规范管理和质量保证,诊疗手段的合理选择、科学组合和应用,避免医疗手段滥用和医药资源过度消费等,则取决于使用仪器的人和管理者的学识、道德和智慧。质量、效率、效益的不断提高,要靠人的科学知识、创造精神、自觉行为和经营管理。架起检验与临床之间沟通的桥梁,需要靠具有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两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同时还需要具有对患者高度的同情心、对工作极端负责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人。临床医师和检验医师面对的是有着个体差异的患者和不断变化的病情,只有共同负责,密切合作,坚持以患者为本,一切以患者的利益为出发点,才能更有益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才能更符合医学的宗旨和原则。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
北京权威看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nnv.com/myqxyf/2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