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实践能力押题
一、A1
1、某患者血液MCV为85fl,MCH为31pg,则可推算出MCHC为
A.g/L
B.g/L
C.g/L
D.g/L
E.g/L
2、诊断丝虫病,最适宜的采血时间为
A.晨起便前采血
B.急性丝虫热发作时采血
C.晚上9时以后采血
D.睡前采血
E.无特殊时间要求
3、关于室间质量控制,错误的是
A.管理机构发放标本或菌种
B.接受试验室知道菌株来源、检验时间和内容
C.可以互相打电话询问结果
D.在规定时间内将结果反馈至管理中心
E.管理中心进行综合分析,给出评价、评分
4、尿液做结核杆菌检查,需连续尿液的次数为
A.2
B.3
C.4
D.5
E.6
5、以下是院内感染常分离到的耐药菌株,除外
A.MRSA
B.MRS
C.PRP
D.VRE
E.coli
6、十二指肠液引流法可用于诊断
A.牛带绦虫病
B.猪带绦虫病
C.蓝氏贾第鞭毛虫病
D.烧虫病
E.鞭虫病
7、虫媒病是指
A.由医学昆虫做媒介传播的疾病
B.由吸血昆虫叮人后传播的疾病
C.由医学节肢动物做媒介传播的疾病
D.由蜱、螨传播的疾病
E.由医学节肢动物做媒介传播的动物源性疾病
8、长期保存病毒标本应选择的存放温度为
A.4℃
B.0℃
C.-20℃
D.-70℃
E.-℃
9、疑为立克次体感染的患者,有诊断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A.X线检查
B.变形杆菌OX19凝集试验
C.肥达反应
D.血液培养
E.检测血清中抗登革病毒的IgM抗体
10、通常用于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基为
A.卡-布培养基
B.罗-琴培养基
C.TCBS培养基
D.血平板
E.巧克力平板
11、观察白喉棒状杆菌异染颗粒,宜选用的最佳培养基是
A.亚啼酸钾培养基
B.巧克力培养基
C.血液琼脂
D.血清肉汤
E.吕氏血清斜面
12、怀疑细菌性心内膜炎时,血培养不少于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E.6次
13、伤寒发病整个病程阳性检出率都较高的是
A.粪便培养
B.血液培养
C.尿液培养
D.肥达反应
E.骨髓培养
14、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的直接指标是
A.仪表可靠性的检查
B.化学指标的检查
C.操作步骤检查
D.生物指标检查
E.仪器性能检查
15、脑脊液标本,革兰染色镜检,查到革兰阴性肾形凹面相对的双球菌,该菌可能为
A.真菌
B.葡萄球菌
C.脑膜炎奈瑟菌
D.肺炎链球菌
E.淋病奈瑟菌
16、氧化酶试验阳性有重要鉴定价值的菌种是
A.大肠埃希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肺炎链球菌
D.奇异变形杆菌
E.志贺菌
17、L型菌在L型琼脂平板上典型菌落为
A.“荷包蛋”样
B.颗粒型菌落
C.丝状菌落
D.带状菌落
E.露珠状菌落
18、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及尿液标本,怀疑L型细菌时,为保持高渗应加
A.20%蔗糖
B.20%葡萄糖
C.10%麦芽糖
D.10%蔗糖
E.10%葡萄糖
19、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应保存的温度为
A.25℃
B.20℃
C.18℃
D.10℃
E.4℃
20、大肠埃希菌的IMVIC试验多数结果为
A.++--
B.+-+-
C.-++-
D.--++
E.+-++
21、分离脑膜炎奈瑟菌的最佳培养基是
A.血平板
B.EMB培养基
C.巧克力培养基
D.卵黄平板
E.麦康凯平板
22、室内质控中,连续5次质控结果在均值的同一侧,则为
A.连日横向改变
B.连日倾向改变
C.在控
D.失控
E.无法判断
23、关于PEG比浊法检测IC,错误的是
A.对蛋白质生物活性无影响
B.同一pH、离子强度下,蛋白质分子量越大,PEG浓度要求亦越大
C.PEG分子量,对蛋白质沉淀具有良好选择性
D.不能反应小分子CIC的情况
E.温度4℃时,CIC沉淀最佳
24、革兰染色法在临床上常用于
A.鉴别细菌的血清型别
B.协助临床选择用药
C.诊断疾病
D.解释发病机制
E.判定细菌的免疫性
25、肺炎链球菌的菌落周围是
A.草绿色溶血环
B.透明溶血环
C.无溶血环
D.蓝色溶血环
E.乳白色溶血环
26、接种疫苗后首先产生的抗体是
A.IgA
B.IgD
C.IgM
D.IgG
E.IgE
27、酶免疫组化技术中最常用的酶是
A.辣根过氧化物酶
B.碱性磷酸酶
C.葡萄糖氧化酶
D.乳酸脱氢酶
E.脲酶
28、SOP文件是
A.操作程序
B.操作规程
C.标准操作方法
D.标准化的操作程序
E.标准化的操作方法
29、以下有关免疫印迹法错误的说法是
A.通过SDS~PAGE电泳分离蛋白质样品
B.将蛋白质从凝胶转移到固相膜上
C.酶使底物显色检测固相膜上的蛋白质区带
D.被称为Northernblot
E.本法分辨力高,特异性和敏感性也高
30、NK细胞功能降低易患的疾病是
A.甲状腺功能亢进
B.糖尿病
C.感染、肿瘤
D.心血管疾病
E.尿毒症
31、在直流电场中进行的免疫双扩散称为
A.对流免疫电泳
B.火箭免疫电泳
C.免疫电泳
D.免疫转印技术
E.免疫固定电泳
32、免疫溶血法检测单个补体成分,通常采用的红细胞是
A.家兔RBC
B.豚鼠RBC
C.马RBC
D.绵羊RBC
E.人RBC
33、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可用以检测其杀伤功能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单核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B细胞
34、体外抗原抗体反应,最合适的条件是
A.O.65%NaCl、pH2~6、35℃
B.0.85%NaCl、pH6~8、37℃
C.0.85%NaCl、PH2~6、35℃
D.0.85%NaCl、pH2~6、37℃
E.0.65%NaCl、pH6~8、37℃
35、双向琼脂扩散试验中,若抗原、抗体的含量相同,但抗原的分子量比抗体大,则沉淀线应为
A.靠近抗原孔,且弧线弯向抗原侧
B.靠近抗原孔,且弧线弯向抗体侧
C.靠近抗体孔,且弧线弯向抗原侧
D.靠近抗体孔,且弧线弯向抗体侧
E.居于抗原孔和抗体孔中间,且弧线弯向抗原侧
36、药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总的结果是
A.药物活性升高
B.药物活性灭活
C.药物的极性升高,有利于转运到靶位
D.药物的极性升高,有利于分布
E.药物的极性升高,有利于排泄
37、临床上常用放射免疫技术检测的项目不包括
A.微量清蛋白
B.激素
C.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D.转氨酶
E.CA-
38、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规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合适水平为
A.≥1.04mmol/L
B.<3.12mmol/L
C.≥1.3mmol/L
D.<1.55mmol/L
E.≥1.55mmol/L
39、可对心力衰竭引起的呼吸困难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相鉴别的指标是
A.cTn
B.Mb
C.BNP
D.Pro-BNP
E.NT-proBNP
40、美国糖尿病学会推荐糖尿病治疗中控制好的标准为
A.血糖6.67mmol/L,GHb7%
B.血糖6.67mmol/L,GHb7%
C.血糖11.1mmol/L,GHb7%
D.血糖6.67mmol/L,GHb10%
E.血糖6.67mmol/L,GHb7%
41、下列对于血小板无力症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B.基本缺陷是血小板膜GPⅠb/Ⅸ数量减少或缺乏
C.患者的血小板对ADP无聚集反应
D.可出现GPⅠa/Ⅱa基因缺陷
E.患者的血小板对ADP有聚集反应
42、某患者血清标本进行血脂检查,结果如下:血清外观混浊,4℃过夜后血清外观混浊,液面呈“奶油样”上层,TC和TG均增高,电泳后呈现乳糜微粒区带,可诊断为
A.Ⅰ型高脂蛋白血症
B.Ⅱ型高脂蛋白血症
C.Ⅲ型高脂蛋白血症
D.Ⅳ型高脂蛋白血症
E.V型高脂蛋白血症
43、某患者最近一次检测空腹血糖为11.6mmol/L,GHb为6.5%,则该患者很可能为
A.新发现的糖尿病患者
B.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
C.糖尿病已经控制的患者
D.无糖尿病
E.糖耐量受损的患者
44、PT延长见于
A.肾脏疾病
B.血液循环中抗凝物质的减少
C.见于遗传性内源凝血系统的因子Ⅷ、Ⅸ、Ⅺ等的缺乏和纤维蛋白原的减低
D.应用香豆素类等口服抗凝剂的患者
E.血栓性疾病
45、了解体内血糖浓度最常用的方法是
A.血糖定量测定
B.糖耐量试验
C.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D.C-肽测定
E.果糖胺测定
46、最可能发生APTT明显延长的疾病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脾功能亢进
D.甲型血友病
E.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7、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使用的抗凝剂是
A.肝素钠
B.肝素锂
C.3.13%构橼酸钠
D.EDTA-K2
E.草酸钠
48、骨髓检查原始粒细胞80%,早幼粒细胞12%,中幼粒细胞3%,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1型
B.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a
C.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b
D.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3型
E.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4
49、关于抗凝血酶Ⅲ(AT-Ⅲ)的临床意义,下列正确的是
A.AT-Ⅲ活性增高为异常,活性减低无临床意义
B.AT-Ⅲ活性减低为异常,增高无临床意义
C.A-Ⅲ活性增高或减低,均可导致出血
D.AT-Ⅲ活性增高可导致出血,减低导致血栓形成
E.AT-Ⅲ活性减低可导致出血,增高可导致血栓形成
50、MDS-RAEB-T的特点是
A.骨髓粒、红两系病态造血,骨髓原始细胞5%,环铁幼粒细胞15%
B.骨髓粒、红两系病态造血,骨髓原始细胞5%,环铁幼粒细胞%15%
C.骨髓粒、红两系病态造血,骨髓原始细胞5%~20%,单核细胞1×/L
D.骨髓粒、红两系病态造血,骨髓原始细胞21%~30%,单核细胞1×/L
E.骨髓粒、红两系病态造血,骨髓原始细胞5%~20%,单核细胞1×/L
51、下列疾病中,酸化血清溶血试验作为确诊试验的是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D.缺铁性贫血
E.血红蛋白病
52、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在下列疾病的鉴别中,不正确的是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类白血病时则明显升高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则明显升高
C.PNH病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则明显升高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积分明显升高,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无明显变化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NAP积分明显升高,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则明显降低
53、下列是结节硬化型霍奇金病的细胞学图像,但除外
A.R-S细胞++
B.淋巴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无浆细胞
E.组织细胞+~+++
54、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时尿液细胞学检查最常见的是
A.移行细胞癌
B.鳞癌
C.腺癌
D.脂肪肉瘤
E.平滑肌肉瘤
55、阴道清洁度检查结果为Ⅱ度,则其中的上皮细胞数应在
A.-
B.+
C.++
D.+++
E.++++
56、门诊和大规模的肿瘤普查常用的固定剂是
A.甲醇
B.80%乙醇
C.95%乙醇
D.乙醚乙醇
E.氯仿乙醇
57、用于胰腺纤维囊性变的羊水检查试验是
A.AFP测定
B.总胆碱酯酶测定
C.CK测定
D.ALP测定
E.LP测定
58、检测脑囊虫病灵敏度较高的试验是脑脊液
A.镜检
B.补体结合试验
C.胶乳凝集试验
D.酶联免疫试验
E.间接血凝试验
59、粪便隐血试验能区别消化道良性出血与恶性肿瘤出血的关键在于
A.出现阳性的程度
B.出现阳性的颜色深浅
C.出现阳性的持续时间
D.标本采集的方法
E.出现阳性的早晚
60、磺基水杨酸法测定尿蛋白,絮状混浊,有大凝块下沉,可报告为
A.±
B.+
C.++
D.+++
E.++++
61、关于尿蛋白干化学法测定,可能导致假阴性的原因是
A.患者服用奎宁药物
B.患者服用嘧啶药物
C.尿中含有大量聚乙烯
D.尿中含有大量磷酸盐
E.滴注大量青霉素
62、维生素C对尿胆红素测定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A.无影响
B.产生假阳性
C.产生假阴性
D.用阳光照射的方法不能排除其影响
E.产生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63、尿沉渣中某种结晶呈无色、六边形,边缘清晰,折光性强,薄片状,这种结晶大量出现是尿路结石的征兆,该结晶是
A.磷酸钙结晶
B.尿酸结晶
C.胱氨酸结晶
D.草酸钙结晶
E.胆固醇结晶
64、通常不使用常规蛋白定性和定量方法测定尿微量清蛋白,原因是
A.特异性差
B.操作复杂
C.准确性不够
D.敏感性低
E.干扰因素过多
65、尿蛋白定量检查应采用的尿标本为
A.1小时尿
B.2小时尿
C.3小时尿
D.12小时尿
E.24小时尿
66、输血的适应证不包括
A.出血
B.严重贫血
C.严重感染
D.高蛋白血症
E.凝血障碍
67、导致血沉加快的技术因素为
A.增加抗凝剂用量导致血液稀释
B.血沉管倾斜放置
C.纤维蛋白原增多
D.患者红细胞数目增加
E.红细胞直径过大
68、关于椭圆形红细胞,下列选项中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人血涂片中不可能见到
B.缺铁性贫血不见该细胞
C.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涂片中可高达25%~75%
D.幼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也可呈椭圆形
E.其细胞长度可大于细胞宽度的7~8倍
69、患者白细胞计数为12×/L,但分类个白细胞中遇到有核红细胞为20个,校正后白细胞应报告
A.10×/L
B.12×/L
C.15×/L
D.18×/L
E.20×/L
二、A2
1、患者男性,Ⅲ度烧伤,创面分泌物呈黄绿色,有甜腥味.引起创面感染的最可能的细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不动杆菌
E.脑膜炎黄杆菌
2、可以帮助鉴别诊断性幼稚病和青春期迟缓的指标是
A.性腺激素
B.LH
C.FSH
D.GnRH兴奋试验
E.甲状腺激素
3、心血管炎症病变的生物标志物是
A.CRP
B.CK
C.ALT
D.AST
E.Mb
4、临床中常用的以红细胞包被抗原检测人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的试验属于
A.正向间接血凝反应
B.反向间接血凝反应
C.间接凝集抑制反应
D.协同凝集反应
E.直接凝集反应
5、检测周转时间(TAT)应
A.60分钟
B.60分钟
C.分钟
D.分钟
E.30分钟
6、对于急性药物中毒者取样时间是
A.多点取样
B.用药前取样
C.达稳定浓度后取样
D.立即取样
E.用药后取样
7、对于多次测定基础GH10μg的疑为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者可考虑进一步检测
A.高血糖抑制GH释放试验
B.ACTH兴奋试验
C.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D.GnRH兴奋试验
E.尿17-羟皮质类固醇测定
8、尿酶法测定血清中尿素时,加入尿酶后尿素水解首先产生
A.氨和谷氨酸
B.谷氨酸和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和氨
D.谷氨酸
E.谷氨酰胺
9、关于催乳素瘤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功能性垂体腺瘤中最常见者
B.好发于女性
C.不发于男性
D.血清催乳素明显升高
E.临床表现之一是不育
10、急性肝炎早期诊断的最好指标是
A.ALP
B.GGT
C.ALT
D.AST
E.AMY
11、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不正确的是
A.最佳标本是动脉血
B.应处于隔绝空气状态
C.宜在30分钟内检测
D.如30分钟内不能检测,可放在冰箱中长期保存
E.采血前应让患者在安定舒适状态
12、男,体检发现:皮肤黄染,肝质硬,肿大。实验室检查:血浆蛋白质的变化为清蛋白明显下降,α1球蛋白和α2球蛋白正常,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均升高。此患者最可能是
A.急性肝炎
B.慢性乙型肝炎
C.肝硬化
D.肾病综合征
E.急性时相反应症
13、患者,男性,60岁,贫血伴逐渐加剧的腰痛半年余,肝、脾不大,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3.6×/L,血小板60×/L,血沉mm/h,尿蛋白(++),尿素氮15mmol/L总蛋白90g/L清蛋白15g/L.球蛋白75g/IgG38g/L,IgA3.5g/L,蛋白电泳在α2区出现一异常的球蛋白峰,骨髓中异常浆细胞占35%,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B.多发性骨髓瘤
C.浆细胞白血病
D.尿毒症
E.肝硬化
14、患者男性,50岁,脾大肋下8cm,血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疑诊多毛细胞白血病,如要确诊,首选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A.糖原染色
B.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C.酸性磷酸酶染色
D.酸性磷酸酶加L-酒石酸染色
E.过氧化物酶染色
15、患儿,8岁,易倦,紫癜月余,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脾肋下2cm,血红蛋白83g/L白细胞13.4×/L分叶核粒细胞10%,淋巴细胞38%,原始细胞51%,血小板10×/L,血片中原始细胞胞浆量极少,最大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16、下面可以作为原始粒细胞免疫标志的是
A.CD33
B.CD3
C.CD19
D.CD41
E.CD4
17、患者女性.20岁,3个月来面色苍白,月经过多。肝肋下扪及,质软,脾侧卧未及,腹股沟有1~2个黄豆大淋巴结。Hb65g/L,WBC1.5×/L,PLT20×/L。分别在髂前及髂后上棘进行骨髓穿刺,取材不满意,胸骨穿刺增生活跃,粒细胞、红细胞二系成熟停滞于晚期,全片未见巨核细胞。最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
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急性白血病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骨髓纤维化
三、A3/A4
1、患者男性,23岁,因尿痛、尿频,尿道有黄绿色脓性排出物或分泌物而入院。脓性分泌物涂片镜检显示有大量多形核白细胞,其内有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
1、患者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是
A.脑膜炎球菌
B.杜克嗜血杆菌
C.溶脲脲原体
D.淋病奈瑟菌
E.性病淋巴肉芽肿衣原体
2、治疗首选药物是
A.青霉素
B.头孢曲松与多西环素联用
C.多西环素
D.磺胺增效剂-磺胺甲基异嗯唑
E.万古霉素
2、患者男性,19岁,自幼反复肺内感染,本次肺内感染再发入院,伴双膝疼痛。
1、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为
A.风湿热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D.艾滋病
E.类风湿关节炎
2、进一步做的实验室检查为
A.RF
B.ANA
C.Ig
D.HIV抗体
E.CRP
3、若检查结果:ESR60mm/h,CRP52mg/ml,ASO0IU/ml,IgGmg/L,IgA45mg/L,IgM50mg/L,该患者可进一步诊断为
A.风湿热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体液免疫缺陷病
D.细胞免疫缺陷病
E.类风湿关节炎
3、患者男性.17岁,近半年来腹部不适,多次剧烈腹痛。空腹12小时抽血分离血浆,呈奶样乳白色,但经r/min,离心30分钟后,发现血浆下层较透明,而表面为奶油层。
1、该患者血浆中下列脂蛋白可能升高的是
A.HDL
B.IDL
C.LDL
D.VLDL
E.CM
2、该患者可能患有的高脂血症的类型是
A.Ⅰ型
B.Ⅱ型
C.Ⅲ型
D.Ⅳ型
E.Ⅴ型
3、该患者血浆中显著升高脂类成分是
A.外源性胆固醇
B.内源性胆固醇
C.外源性甘油三酯
D.内源性甘油三酯
E.外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4、患儿,女,12岁,以发热、乏力,身上有出血点就诊,体检:脾轻度肿大,胸骨压痛明显,外周血血红蛋白65g/L,血小板9×/L,白细胞15×/L,原始细胞占50%,此细胞大小较一致,以小型为主,染色质均匀,浆少,天蓝色,POX(-)。
1、据以上描述,此病最有可能是
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浆细胞白血病
2、为进一步确诊,应进行的检查是
A.CT
B.腹部彩超
C.免疫学分型
D.电镜检查
E.分子生物学检查
3、经治疗后检查,外周血血红蛋白g/L,血小板12×/L,白细胞8.0×/L,骨髓穿刺无原始细胞,现在此疾病处于
A.继续恶化
B.完全缓解
C.部分缓解
D.复发
E.未见缓解
4、此疾病缓解后,应注意的并发症是
A.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B.组织浸润
C.绿色瘤
D.感染
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四、B
1、A.ALT明显升高,AST升高,AST/ALT1.0
B.ALT升高在正常上限的20倍内,AST降低
C.酶胆分离现象
D.ALT轻度升高,AST轻度升高,AST/ALT1.0
E.ALT轻度升高,AST升高,AST/ALT1.0
1、肝硬化
A.
B.
C.
D.
E.
2、梗阻性黄疸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D
:MCHC=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量/每升血液中血细胞比容。31pg/85fl约等于g/L。
2、
:C
:
3、
:C
:
4、
:B
:
5、
:E
:
6、
:C
:
7、
:C
:
8、
:D
:
9、
:B
:
10、
:B
:
11、
:E
:
12、
:B
:
13、
:E
:
14、
:D
:
15、
:C
:
16、
:B
:
17、
:A
:
18、
:A
:
19、
:E
:
20、
:A
:
21、
:C
:
22、
:D
:
23、
:B
:
24、
:B
:
25、
:A
:
26、
:C
:
27、
:A
:
28、
:D
:
29、
:D
:
30、
:C
:
31、
:A
:
32、
:D
:
33、
:B
:
34、
:B
:
35、
:E
:
36、
:E
:
37、
:D
:
38、
:A
:
39、
:C
:
40、
:B
:
41、
:C
:
42、
:E
:
43、
:A
:
44、
:D
:
45、
:A
:
46、
:D
:
47、
:C
:
48、
:B
:
49、
:D
:
50、
:D
:
51、
:C
:
52、
:B
:
53、
:D
:
54、
:A
:
55、
:C
:
56、
:D
:
57、
:D
:
58、
:D
:
59、
:C
:
60、
:E
:
61、
:E
:
62、
:C
:
63、
:C
:
64、
:D
:
65、
:E
:
66、
:D
:
67、
:B
:
68、
:C
:
69、
:A
:
二、A2
1、
:C
:
2、
:D
:
3、
:A
:
4、
:A
:
5、
:A
:
6、
:D
:
7、
:A
:
8、
:C
:
9、
:C
:
10、
:C
:
11、
:D
:
12、
:C
:
13、
:B
:
14、
:D
:
15、
:B
:
16、
:A
:
17、
:D
:
三、A3/A4
1、
1、
:D
:
2、
:C
:
2、
1、
:C
:
2、
:C
:
3、
:C
:
3、
1、
:E
:
2、
:E
:
3、
:C
:
4、
1、
:B
:
2、
:C
:
3、
:C
:
4、
:A
:
四、B
1、
1、
:E
:
2、
:D
: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