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EGW2014瘦人NAFLD的病

  ElisabettaBugianesi意大利都灵大学医学院胃肠肝病科

  年10月18~22日,年欧洲消化周(UEGW)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隆重召开,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有何新进展?”专题研讨会上,意大利都灵大学医学院胃肠肝病科ElisabettaBugianesi教授做了关于瘦人NAFLD的精彩报告,她以一个实际病例为导引,分析了瘦人NAFLD的可能病因及管理。本文对报告内容进行整理,供读者参考。

1例瘦人NAFLD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24岁,学生,身高:1.72m,体重:75kg,体重指数(BMI):25.3,因转氨酶异常(正常值上限1.5~3倍)5年就医。

  既往史:除了幼年和青春期(5~15岁)超重之外,无其他健康问题。

  饮酒史:10g酒精/周,软饮料:33~66mL/d。

  用药史:除了应用复合维生素补充剂以及偶尔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之外,无草药应用或吸毒史。

  家族史:父亲患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和冠心病,母亲患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和2型糖尿病。

  体格检查:血压,/90mmHg;腰围,94cm;肝脏增大,无蜘蛛痣、腹水等进展期肝病的体征。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PLT:×/L,AST:38IU/L,ALT:64IU/L,GGT:23U/L,转铁蛋白饱和度:29%,铁蛋白:ng/mL,甘油三酯(TG):mg/dL,总胆固醇(TC):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38mg/dL,葡萄糖:89mg/dL,HCV、HBV等肝炎病毒标志物均为阴性,α-1抗胰蛋白酶、血铜、铜蓝蛋白及24h尿铜均正常,ANA、AMA、SMA、LKM、p-ANCA、c-ANCA等自身抗体均为阴性,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正常,IgA型-抗肌内膜抗体(IgA-EMA)和IgA型抗组织转谷氨酰胺酶(IgA-tTG)阴性,TSH:1.03mU/m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均正常,但进食后30min、60min、90min、min时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尤其是进食后的胰岛素水平明显持续升高,计算的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R):3.3(正常2.7)。

  超声扫描:增大的明亮肝。

  肝活检:40%的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伴小叶内轻微炎症、气球样变性,纤维间隔形成伴初始桥接纤维化,NAFLD活动度积分:6,F3期纤维化。

  患者可以诊断为“瘦人”NAFLD。

瘦人发生NAFLD的病因

  1.饮食因素

  除了酒精性肝病可以共患NAFLD外,高果糖、高脂饮食是导致NAFLD的重要病因。

  一项根据超市小票的横断面研究表明,和在超市购买葡萄酒的人相比较,购买啤酒的人可能会更多地购买薯条、黄油或人造黄油、香肠以及软饮料等不健康的食物。对美国人群摄入特定食物的长期趋势研究表明,从~年至~年期间,总能量和脂肪摄入均增加,能量摄入的增加主要来自饮料尤其是软饮料、混合食物、谷物小吃和甜点等碳水化合物,脂肪摄入也有所增加,但占总能量的百分率降低,因此,仅仅用脂肪摄入占能量摄入的百分率进行趋势评估具有误导性。

  在软饮料和加工食品中,常常添加高果糖的玉米糖浆和蔗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食糖摄入增加的主要来源。研究表明,NAFLD患者对软饮料的摄入量是对照的5倍,经常摄入软饮料可不依赖于代谢综合征,增加NAFLD的患病率。对NAFLD患者的年龄、性别、BMI、总热量摄入等因素进行校正后,每日进食果糖与脂肪变性分级较轻和肝纤维化分期较重有关。果糖介导NAFLD的可能机制见图1,可增加肝内的甘油三酯生成和糖原异生;生成饱和脂肪酸,引起炎症和胰岛素抵抗;摄入的果糖还可能改变菌群,使紧密连接的渗透性增加,进而使更多的内毒素进入门静脉系统。

图1.果糖介导NAFLD的可能机制

  2.正常体重的个体可能存在代谢性肥胖

  BMI并不能很好地反映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代谢健康肥胖个体(MHO)的特征为:胰岛素敏感性正常,内脏肥胖程度低,肝脏无脂肪沉积,HDL-C较高,TG水平较低,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较高;而正常体重代谢性肥胖(MONW)的特征包括: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脂肪量较高,体重较低,内脏肥胖程度较高,肝脏脂肪沉积,TG水平较高,HDL-C水平较低,高血压,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较低,具有发生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

  NAFLD是无肥胖、无糖尿病人群发生胰岛素抵抗和代谢性疾病的显著预测因素。和超重人群相比较,正常体重人群的中心性肥胖对于发生NAFLD的意义更大,多项研究表明,正常体重或超重个体发生NAFLD的危险因素包括:血清ALT和TG水平升高、HOMA-R升高、中心性肥胖等。

  3.先天性和获得性脂肪代谢障碍

  全身脂肪萎缩患者和全身肥胖患者一样,都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核磁共振成像显示:全身脂肪萎缩患者显著缺乏脂肪库,伴脂质充满肝脏。研究表明,无内脏肥胖的NAFLD患者虽然代谢综合征较轻,仍然处于发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纤维化的风险。因此,内脏肥胖虽然影响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但并非肝损伤严重程度的主要决定因素。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V-HAART)为获得性脂肪代谢障碍的常见原因。

  4.遗传性因素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表明,和NAFLD有关的候选基因主要包括patatin-样磷脂酶结构域(PNPLA)3、葡萄糖激酶调节蛋白(GCKR)和TRIB1等基因。其中,PNPLA3基因多态性与NAFLD的遗传易感性及进展存在密切关联。

  PNPLA3基因变异所致NAFLD的特征为肝脏脂肪增加,但是并无胰岛素抵抗或炎症。一项研究根据BMI或PNPLA3基因型,将82例志愿者分为肥胖和非肥胖组,结果,和非肥胖组相比,肥胖组脂肪组织的促炎基因(MCP-1、CD68)表达上调,而抗炎基因(Twist1、ADIPOQ)表达下调。

  PNPLA3基因分型与NAFLD患者的肝细胞肝癌(HCC)发生风险密切相关,NAFLD相关HCC患者和NAFLD对照患者之间的PNPLA3rs基因型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5.先天性代谢缺陷

  家族性低β脂蛋白血症(FHBL)是一种常染色体共显性疾病,特征为apoB低于第五百分位数,LDL-C通常为20~50mg/dL。检出的60种以上突变可导致apoB基因的截短。肝脏脂肪变性是由于肝脏对甘油三酯输出缺陷,与肌肉或脂肪组织的胰岛素抵抗无关。FHBL患者具有发生肝硬化和HCC的风险,需要进行相关监测。

  溶酶体酸性脂肪酶缺陷(LAL-D)的估计患病率为1︰~1︰,从幼儿期至老年期均可发病,患者的LAL酶活性仅为1%~12%。临床特征包括:肝肿大,转氨酶轻度升高(%),脾肿大(86%),50%的患者可发生慢性肝病,最终进展至肝硬化。患者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IIb型高脂蛋白血症,HDL-C降低)。可通过对干血样本的LAL活性测定以及对LIPA基因突变的基因检测(已发现一种E8SJM突变)确定诊断。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表明,酶替代治疗可使ALT、AST水平恢复正常,LDL-C、TC和TG水平降低,平均肝脏体积缩小12%。

  6.其他

  瘦人NAFLD的其他病因包括:内分泌紊乱[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甲状腺功能减退、生长激素不足];药物相关性(胺碘酮、甲氨蝶呤、他莫昔芬、皮质类固醇、其他药物);空回肠旁路术、饥饿、全胃肠外营养(TPN)等。

瘦人NAFLD患者的管理

  对于瘦人NAFLD患者,即使没有代谢综合征的组分,也要筛查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还要对遗传性病因(PNPLA3、FHLB、LAL-D)和内分泌疾病(PCOS、甲状腺功能减退、生长激素缺乏)进行筛查。注意考虑药物相关性(胺碘酮、甲氨蝶呤、他莫昔芬、皮质类固醇、其他药物)、空回肠旁路术、饥饿、TPN等继发性病因。

  尽管涉及的代谢异常较轻微,对瘦人NAFLD患者也应密切监测NASH和重度肝纤维化的发生。

  证据表明,NAFLD的发生和缓解并非单独和体重变化有关,因此,对每例患者都应进行个体化治疗。

  文章根据演讲幻灯编写,请登录国际肝病网站,查看演讲幻灯!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赞赏

长按







































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nnv.com/myqxyf/9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