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
讯
去年年底,艾滋病疫苗传来喜讯:年12月,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宣布已研发出一种新型艾滋病疫苗,在向72只恒河猴注射之后,三分之二猴子成功免疫与艾滋病毒相似的猴免疫缺陷病毒。科学家们随后开始对非洲南部名有艾滋病风险的女性测试,并可能于年能够取得成果。
这一喜讯无疑是艾滋病疫苗研发史上的重大突破。
虽然科学家在治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可以控制病情长达几十年时间,然而,研发出能防止HIV感染的疫苗才是征服艾滋病的终极目标。只是迄今为止,有效的能够投入临床使用的艾滋病疫苗还在路上。
艾滋病疫苗的作用机制
艾滋病病毒入侵人的免疫T细胞,是依赖其包膜蛋白上的几种糖蛋白分子来抓住T细胞,然后再入侵。此后艾滋病病毒把自己的基因释放到T细胞中,生产上亿份病毒拷贝。接着,艾滋病病毒又在人的T细胞中进行组装,组装好的病毒又会逃出T细胞,蔓延到周围的细胞里,周而复始地传染其他健康T细胞,因此很难治愈。
鉴于此,对付艾滋病有两种思路:一是有药物能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复制,或彻底杀灭艾滋病病毒,但是目前的药物只能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还不能清除和杀灭艾滋病病毒。另一个方法就是,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形成针对和攻击艾滋病病毒的抗体,让病毒不能入侵T细胞。这是目前认为彻底攻克艾滋病的首选方法。
艾滋病疫苗的原理是,用失活的艾滋病病毒的一部分(即抗原),来制成疫苗,疫苗进入健康人体后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来抗击艾滋病病毒。较为成功的一次疫苗试验是年在泰国完成的RV,在这个试验中受试者要接种两种疫苗,一是以金丝雀痘病毒为载体的疫苗,一是针对艾滋病病毒包膜蛋白的疫苗,这两种疫苗组成联合疫苗,双管齐下。疫苗的3年半临床试验证实,能够对31.2%的人提供保护,这是迄今第一种能为部分人提供保护效果的艾滋病疫苗。但实际上,这不能算是成功的疫苗,因为能保护的人比例太小。
艾滋病疫苗的研发历史
早在年研究者就发现AIDS病原体为HIV,年第一例HIV疫苗进入临床试验,但是三十多年过去了,仍未出现真正有效的HIV疫苗。
年5月全球HIV疫苗公司于年5月召开了为期2d的学术会议来讨论针对HIV的体液免疫反应以及如何设计疫苗来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或其他潜在的具有保护性作用的抗体。年9月“RV-”疫苗,由美国军方、泰国卫生部等机构联合从年开始实施,年9月美国默克公司全球艾滋病疫苗人体试验失败之后,该项目成为全世界唯一一项万人以上参与的大规模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
年7月美国政府主导的一项HIV疫苗临床试验被取消,该疫苗使用的载体和HIV基因与默克公司失败的疫苗相似,长期以来一直被美国官方寄予最大的希望。在取消该项试验时公布的原因是:大规模的人类临床试验前,相关知识储备不足。年8月在印度进行的一项使用腺相联病毒作为载体、针对印度主要流行的HIV-1的C亚型的HIV疫苗临床试验被停止。原因是该疫苗虽然符合安全准则,但在多数志愿者体内不能诱导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年12月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宣布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NA-天坛痘苗复合型HIV疫苗Ⅰ期临床试验第一阶段已经结束,结果显示疫苗非常安全,效果良好。当前对该结果还不能盲目乐观,临床试验能不能走到Ⅱ期、Ⅲ期,还有待于验证。该疫苗与国际上流行的HIV疫苗设计理念和技术路线大不相同,是复制型痘苗病毒载体疫苗,属于活疫苗,国际上宣布失败的蛋白疫苗或非复制型载体疫苗属于死疫苗。
年末加拿大西安略大学报道,疫苗名为“SAV”,由西安略大学舒利克医学及牙科学院病毒学韩裔教授祁永康(Chil-YongKang)博士历时10年研发而成,利用基因改造技术制成的预防艾滋病全病毒灭活疫苗,是第1种获批准作临床试验具预防作用的HIV疫苗,与其他的疫苗不同,该疫苗是使用1种已死的完整HIV-1病毒,而非其中某一段基因或蛋白质,剌激人体内的免疫反应。
年3月古巴专家恩里克·伊格莱西亚斯在哈瓦那宣布:名为“TERAVAC-HIV-1”治疗型疫苗是以1种重组蛋白质为基础,与以前的蛋白疫苗不同处是依靠遗传工程技术研制成功的,疫苗寻求使机体细胞对艾滋病病毒产生反应,这种疫苗在老鼠身上的实验已获得成功,将于近期转入人体试验。
年在年美国“功能性治愈”一名感染艾滋病病毒婴儿后,艾滋病治疗方向一直未有突出表现,而今的成果终于向该领域又投射了一丝亮光,但目前人类临床试验中2/3携带者未能取得疗效仍然令人难以安心。
年年莫塞带领团队开始对英国牛津大学研发的两种艾滋病疫苗开展人类临床试验,当时有24位刚刚被确诊的HIV感染者参加,他们都同时服用ART药物,以检测疫苗能否激起强大的免疫反应。
年
年据《新科学家》杂志网站22日报道,近日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逆转录病毒和机会型感染会议上,西班牙IrsiCaixa艾滋病研究院贝阿德里斯·莫塞公布了一项令人惊喜的艾滋病新型治疗性疫苗临床试验结果:5位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体内病毒复制不仅被成功抑制,且停止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的时间首次超过4周,其中一位甚至达到7个月之久。
展望此次新型艾滋病疫苗的发现和成果再次给人类战胜HIV带来希望,毋庸置疑,在不远的将来,艾滋病一定会被治愈。而这条路还需要无数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以上综述略写了关于研究艾滋病的最新进展,每一点研究发现都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是无数科研工作者经历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不懈奋斗得出的成果,希望能够帮助临床治疗和预防艾滋病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白冰珂,貌盼勇.HIV疫苗研究现状及展望[J].传染病信息,,21(06):-.
[2]顾觉奋.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进展:挑战和曙光[J].中国新药杂志,,23(20):-.
[3]喻安琦,余浩然,邓宇.艾滋病研究与新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18(15):39-40.
[4]张田勘.艾滋病疫苗还在路上[N].北京日报,-02-22().
[5]聂翠蓉.首个治疗性艾滋病疫苗或将问世[N].科技日报,-02-24().
End
作者/郅元媛
编辑/王瑞丽
转载此文请联系我们,
或注明转载自“药管圈”。
药管圈圈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