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欧洲的骑士阶级依靠他们的马匹、盔甲和其在战争中的作用来支撑他们的地位;在实验室也有这么一群小鼠,它们依靠自己的裸露的外表和缺陷的免疫系统宣誓它们在生物药物研发中的地位,它们就是裸鼠!
发现裸鼠
“裸鼠”,起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是英医院病毒实验室的格里斯特(Grist)博士最先在其饲养的白化种群小鼠(非近交系)中偶然发现的,有个别天然无毛的小鼠。遗憾的是,格里斯特博士并没有对这只无毛的小鼠表现出兴趣,那么是谁挖掘了小裸鼠的真正价值呢?年,爱丁堡动物遗传研究所的佛拉纳根(Flanagan)从格里斯特处寻得3只裸鼠,通过遗传和生物学特性分析,确定出了无毛突变基因杂合子母代,利用这对杂合子和它们的后代建立了裸鼠群,用“nu”表示该突变基因,并命名为Nude小鼠。至此,无毛“裸鼠”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佛拉纳根也因此项成果在GenetRes.发表了一篇名为《"Nude",anewhairlessgenewithpleiotropiceffectsinthemouse》的文章,开启了免疫缺陷实验动物研究的新篇章。年,苏格兰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生物学系的佩蒂路易斯(Pantelouris)从爱丁堡动物遗传研究所得到了裸鼠,并在解剖过程中意外地发现裸鼠胸腺发育不全。而早在上世纪40年代,为开展细胞免疫学的研究,通常要使用药物来抑制小鼠T细胞的产生或通过外科手术摘除胸腺。无胸腺的“裸鼠”,无疑成为了可替代胸腺切除小鼠的一种天然免疫缺陷动物模型,这一裸露表型的重要发现,使佩蒂路易斯的工作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