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立硼罗广州首张处方开具,为AD患者带来治疗新选择!
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由于患者常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特应性疾病,故被认为是一种系统性疾病。AD患者往往有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近期,一种新型小分子、非激素、非甾体类抗炎的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克立硼罗2%软膏剂(舒坦明)正式登陆中国,被批准用于2岁及以上轻度至中度AD患者的局部外用治疗,多地专家开出了克立硼罗的“首张处方”。“医学界”荣幸地邀请到克立硼罗的“首方专家”之一——南医院皮肤科主任梁云生教授针对AD诊疗现状以及药物选择进行详细分享。梁云生教授采访视频1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肤干燥、剧烈瘙痒和湿疹样皮疹为特点,那么临床AD是如何进行诊断的?应该注意与哪些疾病鉴别?常见的有哪些并发症呢?梁云生教授
AD是皮肤科非常常见的一个炎症性皮肤病,它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个就是瘙痒,甚至瘙痒剧烈;另外还会有皮炎样表现,出现皮肤干燥。临床上诊断的话,中国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我们说的“张氏标准”:第一是病程超过6个月的对称性湿疹;其次是特应性个人史和/或家族史(包括湿疹、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等);此外,过敏的病史和血清指标都对我们的临床诊断都有一些提示意义。血清总IgE升高和/或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和/或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2级或2级以上阳性)。符合第1条,另外加第2条或第3条中的任何1条即可诊断AD。AD的鉴别诊断包括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银屑病、鱼鳞病、疥疮、副银屑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皮肤T细胞淋巴瘤、Netherton综合征、高IgE综合征、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Wiskott-Aldrick综合征、AD样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另外就是要注意儿童AD的鉴别诊断,即使患儿临床表现符合“张氏标准”,也可能是某些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我们要注意鉴别诊断。2克立硼罗2%软膏剂是一种新型的小分子、非激素、非甾体类抗炎的PDE-4抑制剂。随着在中国的第一张处方问世,您认为它将为AD患者带来哪些方面的疾病改善?梁云生教授
我们知道,PDE-4抑制剂克立硼罗在中国的上市,对AD患者来说是一个福音。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炎症性疾病,现有的诊疗手段主要包括外用糖皮质激素(TCS)、免疫抑制剂的系统治疗等等,但目前可以长期维持AD不复发的药物仍然很少。PDE-4抑制剂克立硼罗的上市很好地满足了这一需求,特别是在AD的急性症状控制以后,患者的长期维持治疗或者一些敏感部位的外用,都是非常好的选择。此外,如果想尽量少地使用激素治疗,也可以应用PDE-4抑制剂克立硼罗这样不含激素的药物来维持治疗。3克立硼罗给AD患者带来了新希望,您可否谈谈您在广州的第一张克立硼罗处方是开给了什么样的患者?梁云生教授
在广州,很多AD患者对新药、新信息非常了解。克立硼罗处方的第一位患者,他自己也知道这个药已在中国上市了。那是一个轻度的AD患者,最困扰他的不是皮损很重,而是容易反复发作,而且夜间瘙痒明显。针对这类AD患者,我就建议可以使用克立硼罗,患者也非常高兴地接受了。开出第一张处方,我们非常期待克立硼罗使AD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特别是对于AD的维持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有积极意义。我们也期待克立硼罗能给更多中国AD患者带来福音。4AD常反复发作,夜间瘙痒严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那么应如何改善AD患者预后,使其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梁云生教授
更高的生活质量也是我们作为临床皮肤科医生,希望给AD患者带来的“达标治疗”目标之一。如果AD患者急性炎症比较严重,我们可以用系统药物帮患者及时控制,但是我们知道这些药物都不适合长期使用,怎么办?我们需要选择一些其他药物给患者带来长期维持治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包括控制瘙痒、缓解皮炎等。其实克立硼罗在这方面有它的优势,根据国外数据,在2-79岁轻度至中度AD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克立硼罗治疗28天可使患者病情显著缓解、皮疹完全消退或几乎完全消退。长期安全性研究表明,克立硼罗间歇式使用52周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因此,克立硼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包括控制瘙痒和改善皮炎。专家简介梁云生教授
南医院皮肤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皮肤过敏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变态反应(过敏)亚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
年度“中国优秀中青年皮肤科医师奖”
年度“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
年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年度学术奖”
年度中国变态反应学首届十佳“杰出青年奖”
年首届广东省“杰出医学青年人才”
年“岭南名医”
主持国自然基金4项,参与计划等重点项目5项,在JACI、ArthritisRheumat、Allerg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0余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