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重免疫吸入式疫苗最新进展及权威回应

说到新冠疫苗,大家都打了吗?

医院打疫苗的队伍排起了长龙

但听说不少人还是犹犹豫豫

原因居然是害怕打针?

好消息!

不打针的疫苗要来了!吸入式疫苗热点权威问答

6月1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

有记者询问

我国雾化吸入式新冠疫苗的

最新研究情况及特点

对此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邵一鸣回应称

雾化吸入或者鼻喷疫苗是我们国家早期布局的五条新冠疫苗研究的技术路线之一,目前各有关研制单位正在按计划开展鼻喷或者雾化的新型疫苗的研制,已经在做一二期临床试验,收集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适时组织专家论证,评价这种给药方式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继而在三期临床试验或者紧急使用过程中,进一步验证它的有效性。

疫苗最新研究进展?

邵一鸣重点介绍了

我国一款雾化吸入型疫苗、

一款鼻喷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

由军事医学科学院陈薇团队和康希诺公司联合研制的5型腺病毒载体的新冠疫苗的肌肉注射型已经通过了国外的三期临床试验验证,在我们国家获批附条件上市,已经在防疫工作中正式使用了。雾化吸入型的疫苗,只是前一个剂型的剂型改进,制剂配方都没有改变,仅是给药方式是使用雾化吸入的方式,来替代肌肉注射的方式。

由厦门大学、香港大学和北京万泰公司研制的鼻喷减毒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疫苗也已经完成了一二期的临床试验。目前,正在申请境外的三期临床试验,以进一步验证这种疫苗的有效性。

资料显示,所谓雾化吸入免疫,即采用雾化器将疫苗雾化成微小颗粒,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从而激发黏膜免疫,而这种免疫是通过肌肉注射所不能带来的。通常,通过肌肉注射的新冠疫苗只能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疫苗适用人群

我国的新冠疫苗使用人群

最先是在18岁以上的成人开始的

现在成人接种最大年龄超过岁

累计已经接种了8亿多剂次

也是国际上单个国家接种剂次最多的

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批准了3至17岁人群

可以开展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紧急使用

我国将根据疫情的形势、

防控工作需要和相关人群的特点

组织专家研究制定针对

3至17岁人群接种的具体政策

已经完成灭活疫苗接种6个月的人群是否需要补接种疫苗或增打第三针?

王华庆指出,国家卫健委《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中已明确规定灭活疫苗需要接种两剂次,间隔是3-8周。疫苗抗体水平下降,不能说明没有保护力,后续需要开展相关研究,包括接种疫苗之后免疫记忆是否增强。

当谈及后续是否要加强免疫时王华庆说,还需要作更多研究,也需要获得更多证据,决定是否调整现在的免疫策略。免疫程序是免疫策略的核心,包括现在两剂次产生的免疫规律,其变化是否影响到了免疫效果,是否影响到了免疫保护持久性,变异株对疫苗的保护效力是否有影响等。此外,如果开展三剂次或者后续加强免疫的话,要对安全性进行评估,只有综合获得充分证据以后,才能决定是否加强免疫。

此前,在6月3日浦江创新论坛全体大会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表示

这款新冠疫苗采用雾化给药方式

所需剂量仅为注射式腺病毒载体疫苗的1/5

相较于注射式新冠疫苗形成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吸入式新冠疫苗还可形成黏膜免疫

这三重免疫是最理想的状态

有望降低疫苗接种的成本,提高疫苗的可及性

吸入式疫苗有何不同

吸入式腺病毒载体疫苗

与今年2月获得附条件批准上市的

注射式腺病毒载体疫苗在毒种、细胞库

原液生产工艺、制剂生产工艺

制剂配方等均相同

仅在使用时不同

前者采用雾化吸入免疫专用设备进行接种,让雾化的疫苗微小颗粒进入人体呼吸道和肺部。此外,雾化吸入式疫苗不用一瓶一瓶装,疫苗瓶子的瓶颈问题也可以解决。

新冠病毒变异对疫苗有效性的影响

目前全球有5种主要变异毒株

英国变异株、南非变异株、巴西变异株

美国变异株和印度变异株

陈薇团队最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nnv.com/myqxys/13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