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是一类主要的HIV病毒,其选择性地侵入CD4+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亚群,也能感染B细胞、小神经胶质细胞及骨髓干细胞,是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主要毒株。以这HIV-1为代表的逆转录病毒的感染通常涉及病毒脱衣壳、RNA基因组逆转录成DNA,然后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
几十年来,关于逆转录病毒的脱壳都被认为发生在细胞质中,以往的研究也提出,完整的病毒核直径为61nm,由于核孔内径为39nm,因此无法通过核孔,并在逆转录的协同作用下,在细胞质中发生脱壳现象。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对HIV-1生命周期的时空分期的广泛检查,帮助构建了HIV-1在细胞质或核孔复合体(NPC)中完成逆转录和脱衣壳的模型。最近一些研究也认为HIV-1的脱壳发生在核输入过程中的核膜上,但还尚未得出在细胞核中发生脱壳的结论。
近日,AdarshDharan等人在NatureMicrobiology在线发表题为“NuclearporeblockaderevealsthatH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