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上了幼儿园孩子总生病,到底怎么回事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有那些 http://www.xftobacco.com/

第篇原创推送

孩子三岁前,大家都以为熬到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就解脱了,可真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才发现日子更折腾了,什么分离焦虑啊、早上起不了床啊这些都还算好了,最让人头痛的就是频繁生病的问题。

于是,我们最害怕的场景变成了这样——早上健健康康送去学校,晚上接回来莫名其妙打了个喷嚏,接着就开始疯狂流鼻涕咳嗽,半夜一量发烧了……(内心OS:尼玛!明天又要请假了!)

身边一大票妈妈抱怨,以前在家都好好的,怎么一上幼儿园就总生病,流鼻涕、咳嗽不断,这次感冒才好,隔周居然又病了!毫不夸张的说,上学半年把之前三年欠下的药全都给吃了,怪不得人家说头一年上学的时间也就半学期,另外半学期都在家……

01

先说说我们家cici的情况,上小小班时刚满三岁,出勤率应该就是50%,上两周课,生病请一周假,第一学期我比较小心,所以一点点症状就会请假,避免交叉感染,痊愈了才会送园。

到了上小班时,每个月病一次,但请假的天数少了很多,一般轻微症状我都会送园,除非有传染性和严重的情况才会请假。

从今年中班上半学期的情况来看,似乎有更好一些,而且她都非常“识趣”的挑周末生病,掐指一算,我们的出勤率至少有八九十吧。

回顾上幼儿园以来,感冒、支气管炎、过敏发作、暑假班得过疱疹性咽峡炎、秋冬换季的时候得过诺如,还是这些幼儿常见病,只是比起在家的时候感染的更加频繁,但从出勤率上来看,真的发现时间才是最好的免疫力。

到底为什么一上幼儿园就生病呢?作为一个中班娃的老母亲,对于这个问题,熬一半,习惯一半,现在终于可以比较全面的写下这份总结。

02

A

为什么一上幼儿园就生病?

Q

学龄前阶段的孩子自身免疫系统不完善,并且之前在家没接触什么病毒细菌的机会,而到了幼儿园,每天密切接触的至少三四十个小朋友,这背后其实就是来自三四十个家庭的成员。

只要其中有一个人感冒,那其他小朋友就很容易交叉感染,有的在潜伏期,有的在发作期,有的在恢复期,而在恢复期的的孩子被再次感染的机会还是很高的。

主要病毒细菌的传播途径,还是通过口、粪,所以教会孩子勤洗手、注意避开打喷嚏咳嗽的人是非常重要的自我保护手段。

A

有必要一生病就请假吗?

Q

原则上来说,生病还是要请假隔离的,为了自己也为了不传染他人,特别是今年疫情之后,更要注意。

不过,上了幼儿园你就会发现,每个班上流鼻涕、咳嗽的孩子不在少数,为什么呢?

这里就要说个无奈的现实因素,每次生病的病程大概是一周,感冒后咳嗽还可能再持续一周,但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谁能在家带半个月孩子?

实际情况不得不考虑,那么,折中一下,我建议,如果是有传染性很高的疾病(疱疹性咽峡炎、轮状、诺如、流感等),必须请假直至完全康复,如果是普通感冒,那么在发作期(发烧、严重咳嗽、打喷嚏等)也要请假。

A

总是流鼻涕、咳嗽正常吗?

Q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孩子的常见病就是感冒,它的典型症状就是流鼻涕和咳嗽,所以再正常不过了。

A

孩子一年到底要病几次?生病就是免疫力差吗?

Q

目前研究发现,对于6岁以下的孩子,平均每年会感冒6-8次,在9月份到次年4月是感染高发期,能达到1月1次,每次可能持续2周.

这样算下来,一个健康的儿童,一年之中,可能有半年的时间在生病,但这不是异常的哦,不提示孩子免疫力低下或者缺陷。

A

那什么样的情况提示孩子免疫力缺陷呢?

Q

如果孩子:

●总是生病伴有生长发育落后;

●每次生病后,都不能自行好转,需要静脉输液或者住院治疗;

●每次细菌性感染,得使用2月以上的抗生素,效果还不好;

●孩子每次生病都是严重感染,比如脑膜炎,败血症。

如果没有以上表现,就不要考虑免疫力缺陷的问题啦。

A

推迟一年上学就会好吗?

Q

简单粗暴的讲,这是一个逃避的办法,你说三岁和四岁的免疫力会一样吗?

肯定不一样,但在家继续保护起来的结果,并不可能说四岁上学就不生病了,同样,三岁就已经上了一年,到四岁的时候自然也少生病了,所以两者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A

怎么能提高免疫力少生病?

Q

生病其实就是免疫系统被病毒细菌攻破防线的表现,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免疫系统不断经受各种病毒细菌的洗礼,不断产生相应的抗体,大约在10岁左右,达到成人的免疫能力。

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免疫力:

1、均衡饮食,不挑食偏食;

2、适当运动;

3、适度接触病原,不要在家里使用消毒剂;

4、按时接种疫苗;

5、母乳喂养,推荐到1岁,到2岁更好。

提高免疫力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可以解决的,就别交智商税了哈。

总的来说,上幼儿园之后经常生病,大概就是温室里的花朵,暴露在风霜雨露之中,然后慢慢习惯成长的过程,无需过分焦虑,时间能解决的问题,就静待花开吧。

END

C妈,能理性写干货,也能走心写鸡汤,

带你走出育儿误区,远离焦虑!

C妈生活志已入驻

欢迎加入

暗号:宝妈or宝爸入群

你“在看”我吗?

C妈生活志

??????????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nnv.com/myqxzz/113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