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滋病相关颅内感染的神经影像学表现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1780493835993284&wfr=spider&for=pc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自年首次报告以来,HIV感染几乎遍及全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问题。

40%以上的AIDS患者病程中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可累及脑、脊髓、周围神经和肌肉,其中绝大多数是因感染引起,包括HIV病毒(一种嗜神经病毒)直接入侵中枢神经系统,或者因免疫缺陷出现的机会性感染。

后者包括继发于AIDS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的各种感染,多数感染发生的危险与CD4+T细胞计数呈正相关,包括弓形虫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JC病毒)、结核感染、隐球菌感染、梅毒感染等。

艾滋病相关的神经系统感染(以颅内感染更常见)其因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日益受到神经科及相关学科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但因其病原体种类繁多,诊断具有极大挑战性。而神经影像学作为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在鉴别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让我们通过典型案例,逐一学习下艾滋病相关的七大类常见颅内感染的影像学特点。

HIV脑病

HIV脑病是艾滋病神经系统受累最常见并最重要的表现形式,由HIV病毒直接侵袭导致的脑损害,其中智能减退程度较重者又称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或HIV相关痴呆。

影像诊断要点:

常位于脑室旁、半卵圆中心、基底节、小脑和脑干,病灶可延伸至灰白质交界处;

脑萎缩±双侧弥漫云雾状白质异常;

T1增强病灶无强化,如出现强化,需考虑合并机会性感染等其他原因。

案例1:40岁男性,诊断为HIV脑病。

图1A:横断面FLAIR可见明显的脑沟和扩大的脑室提示脑萎缩。此外,可见脑室旁白质对称性高信号[细箭],符合HIV脑病;B:横断面T2WI可见脑沟加深[细箭]和对称性白质高信号[★];C:横断面T2WI可见大脑脚[细箭]和颞枕部萎缩;D:矢状位T1WI可见脑干[粗箭]和小脑[细箭]萎缩

案例2:52岁男性,诊断为HIV脑病。

图2A:非增强CT可见脑室旁白质及半卵圆中心[细箭]明显低密度影;B:横断面T2WI可见与CT低密度区域一致的异常高信号白质病变[★];C:横断面FLAIR可见小脑白质异常高信号[弯箭]

弓形虫感染

为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继发性感染病因,也是发病率仅次于HIV脑病的艾滋病相关颅内感染。

影像诊断要点:

常位于基底节区、灰白质交界处、丘脑和小脑;

圆形或卵圆形,可伴周围水肿,亦可有占位效应;

T1增强可见环形或结节状强化,「靶征(最内层是有强化的中心,中间是低信号的一层,最外层是高信号强化层)」的出现高度提示本病。

案例3:两例弓形体病患者。

图3A:横断面T1增强可见许多圆形和卵圆形均匀强化病灶,好发于灰白质交界处[细箭]和基底节区[弯箭];B:同一患者横断面T1增强可见中脑病灶[细箭];C:另一患者横断面T1增强可见一较大的环形强化病灶[细箭],位于右侧基底节区,伴有占位效应

案例4:弓形体病患者的「靶征」。

图4A:横断面T1增强可见一环形强化病灶[细箭],称为「偏心靶征」。注意到中央偏心结节边缘强化;C:另一患者横断面T1增强同样可见「偏心靶征」[细箭]

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潜伏于多数人身体中,在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时激活,常见于艾滋病病程晚期(CD4+T细胞计数<50mm3),可引起多器官感染,如表现为巨细胞病毒脑炎(11%~23%的艾滋病患者尸检可发现),脑膜炎,脑室炎,视网膜炎,脊髓炎和神经根炎。

影像诊断要点:

常累及脑室和脑室旁白质;

可见脑室扩大伴周围条带状高信号;

T1增强可见室管膜下强化而白质区病变通常不强化。

案例5:20岁男性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

图5a~b:横断面T1WI和T2WI可见轻度脑室扩大,基底节区和右侧额叶皮质下下白质多发T2高信号小结节,不伴有脑室旁信号改变;c:横断面FLAIR可见曲线样高信号沿着双侧侧脑室壁分布,右侧额叶和基底节区多发高信号病灶;d:横断面T1增强可见轻度室管膜下强化[箭];e~f:DWI可见明显的沿脑室壁分布的曲线样高信号伴ADC轻度低信号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

由JohnCunningham病毒(即JC病毒,多瘤病毒的一种)感染少突胶质细胞引起的致命性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进性或隐袭性发病,进行性加重。

影像诊断要点:

常见于枕叶和顶叶,大脑半球其他部位以及小脑和脑干均可累及;

常为多发皮质下白质病灶,延伸至深部脑白质,可融合或囊变,U形纤维受累为特征性表现;

T1增强病灶多无强化,亦无占位效应,合并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IRIS)时可有部分强化。

案例6:3例PML患者。

图6A:37岁男性PML患者。横断面FLAIR可见右侧额顶叶较大的白质高信号病灶,深入邻近皮质[箭头],提示皮质下U形纤维受累;B:同一患者横断面T1增强未见病灶强化;C:同一患者DWI可见病灶中心低信号[☆],后周环绕高信号[细箭],提示病灶活动;D:38岁男性PML患者。横断面FLAIR可见双侧顶枕叶分布的非对称性白质高信号病灶;E:34岁男性PML患者。横断面T2WI可见累及小脑中脚的高信号白质病变[细箭]

案例7:接受HAART治疗(鸡尾酒疗法)的35岁男性,诊断为PML合并IRIS

图7A:横断面FLAIR可见左侧额叶皮质下白质高信号病灶[细箭];B:横断面T1增强可见病灶内部强化[细箭];C:MRS提示Cho升高,NAA下降,尽管许多疾病都会出现这一现象,但对PML和PML-IRIS病灶而言比较典型

注:IRIS,指接受HAART的艾滋病患者,在体内HIV-1核酸水平下降,CD4+T细胞数量上升的情况下,出现非机会感染或药物毒性所致的炎症反应。

结核感染

艾滋病患者合并结核感染多见于发展中国家。可以是艾滋病的首发临床表现,也可在原先感染被再次激活或新发的获得性感染。主要表现为结核性脑膜炎、结核瘤和结核性脓肿等。

影像诊断要点:

结核性脑膜炎在基底池最突出,尤其是Willis环周,结核瘤常见于幕上;

脑膜炎+脑实质病灶高度提示本病,后者在艾滋病患者中相对突出;

T1增强脑膜明显强化,结核瘤非干酪样肉芽肿多呈均匀强化,干酪样肉芽肿多呈环形强化。

案例8:31岁男性患者合并结核瘤。

图8A:横断面T1增强可见左枕叶不均匀强化病灶和边缘强化部分,可能分别代表了非干酪样坏死区和干酪样肉芽肿性炎症区;B:横断面FLAIR可见非干酪样坏死区轻度T2高信号,干酪样坏死区T2低信号,另可见周围血管源性水肿[★];C:DWI未见任何弥散受限病灶,证实不存在液态脓肿样核

案例9:39岁HIV男性患者合并局部结核性脑炎。

图9A:横断面T2WI可见右侧额叶皮质局灶高信号[细箭];B:横断面T1增强可见与受累皮质轮廓大致对应的强化信号[细箭]

隐球菌感染

艾滋病患者中,隐球菌是最常见的真菌感染,也是第3个常见的颅内感染病因,仅次于HIV和弓形虫,可随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并沿血管周围间隙播散至深部脑组织。

影像诊断要点:

常累及脑膜、基底节区、丘脑、脑干和小脑;

血管周围间隙会因组织产生的粘液样或凝胶样物质而膨胀,形成胶冻状假性囊肿,呈「肥皂泡」征;

T1增强可见柔脑膜强化,血管周围间隙病灶无强化或轻度强化,若形成隐球菌瘤可有结节状或环形强化。

案例10:2例隐球菌病患者。

图10A:36岁男性,横断面T2WI可见基底节区局灶T2高信号,提示扩大的V-R间隙;B:横断面FLAIR可见病灶信号不受抑制,提示蛋白样物质充满了V-R间隙;C:同一患者横断面T1增强可见基底节区病灶轻度强化或无强化;D:64岁男性,横断面FLAIR提示因急性脑积水导致的脑室扩大[☆]

梅毒感染

梅毒是苍白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而神经梅毒是因脑实质、脑膜或脊髓受累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在未治的HIV阳性梅毒患者中,神经梅毒发生率约为23.5%。

影像诊断要点:

无特异性,可模拟多种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单发或多发,脑膜和脑实质均可受累;

常见脑萎缩、脑梗死、白质病变、脑水肿、树胶肿、动脉炎等;

T1增强可见脑膜强化,实质病灶结节状或环形强化。

案例11:47岁HIV患者合并神经梅毒。

图11A:横断面T2WI可见左侧顶叶皮质下小的低信号病灶,外周环绕高信号胶质增生[白箭];B:横断面T1增强可见病灶强化,手术病理证实为神经梅毒

其他

由于艾滋病患者本身的免疫缺陷,除上述微生物外,其他常见(葡萄球菌、链球菌、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状病毒、EB病毒等)或不常见(红球菌、诺卡氏菌、李斯特菌、巴尔通氏体、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曲霉菌、囊虫病、锥虫病等)的病原体也可导致颅内感染,出现脑脓肿,脑炎或脱髓鞘样的影像学表现。

推荐阅读

脑梗死不用阿司匹林行不行?

当心!别误诊为昏迷

吸一天雾霾就可能导致偏瘫!这不是危言耸听

读片挑战:眩晕伴恶心呕吐

编辑

王弘

投稿及合作

wanghong

dxy.cn

题图

站酷海洛

参考文献

1.张拥波,赵伟秦,李继梅,王佳伟.艾滋病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研究进展.中国全科医学,,14(32):-

2.AlbarilloF,OKeefeP.OpportunisticNeurologicInfectionsinPatientswith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CurrNeurolNeurosciRep.Jan;16(1):10.

3.GottumukkalaRV,RomeroJM,RiascosRF,RojasR,GliksteinRS.Imagingofthebraininpatientswith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infection.TopMagnResonImaging.Oct;23(5):-91.

4.AnneG.Osborn.DiagnosticImaging:Brain.Amirsys.

5.OffiahCE,TurnbullIW.TheimagingappearancesofintracranialCNSinfectionsinadultHIVandAIDSpatients.ClinRadiol.May;61(5):-.

6.SeokJH,AhnK,ParkHJ.DiffusionMRIfindingsofcytomegalovirus-associatedventriculitis:acasereport.BrJRadiol.Sep;84():e-8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nnv.com/myqxzz/128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