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骨肿瘤科开展多学科联合协作,成功为一骨肿瘤患者实施手术,顺利摘除了他身上的一颗“定时炸弹”。
据了解,患者戎大爷今年70多岁了,8年前因患左医院进行了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结果为恶性间皮瘤。此后,“肿瘤”这个恶魔就始终阴魂不散地缠着他不放。8年时间里,他因肿瘤转移、复发,睾丸、左侧腹股沟前前后后共动了4次手术。近日,戎大爷因下腹医院,经上腹部及盆腔增强CT检查,发现这次他的肿瘤跑到了骨盆上。为求进一步治疗,他找到了医院骨科专家全仁夫院长及骨肿瘤科李伟医师。
考虑到戎大爷患有高血压,平时血压控制得不太稳定,8年来又先后进行过4次大手术,自身的基础条件比较差,加上目前肿瘤转移至耻骨处,侵占部位较大,术中解剖结构会比较复杂等因素,医院组织了麻醉科、普外科、泌尿外科、放射科、病理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进行了一次全院大讨论。在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控制内科基础疾病等术前准备之后,近日,一个由骨科、普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等组成的多学科联合医疗专家组为患者施行了“恶性间皮瘤术后局部复发耻骨联合骨质破坏半骨盆切除+肿瘤病灶清除术”。术中专家团队统筹规划、全面把控,在避免损伤结肠、股动静脉、膀胱、输尿管、阴茎及相关神经的前提下完整切除了肿瘤。整台手术仅耗时2个小时,极大地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及长时间暴露腹腔引发感染的几率。
手术进行中
“其实,这并不是我院骨肿瘤科第一台多科室联合手术。”李伟在术后说,“近年来,随着骨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增高,各类骨肿瘤患者越来越多。由于骨肿瘤形状不规则、侵占破坏范围广、边界不清、解剖结构复杂等特性,需要骨肿瘤科与兄弟科室协同合作,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既可以保证手术质量,又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损伤、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等,从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切除的肿瘤
近年来,医院不断注重技术创新,在学科带头人全仁夫院长的带领下,骨伤科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复杂疑难疾病的治疗如骨肿瘤切除术、脊柱畸形矫形术等得到了省级甚至国内顶尖专家的认可,先后在省级及国家级学术会议上进行学术交流及病例展示,获得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
据了解,骨肿瘤是指发生于骨组织本身及附属于骨的其他结构的肿瘤。与其他组织器官肿瘤一样,骨肿瘤也有良性、恶性之分。良性骨肿瘤易根治,预后良好,恶性骨肿瘤发展迅速,预后不佳,死亡率高。恶性骨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从体内其他组织或器官的恶性肿瘤经血液循环、淋巴系统转移至骨骼为继发性恶性骨肿瘤。
骨肿瘤的发病因素复杂,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病因。内因有基因学说、内分泌学说等;外因有化学元素物质和内外照射慢性刺激学说、病毒感染学说、环境学说等。
骨肿瘤的诊断必须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三结合原则,此外生化等检测也是必要的诊断手段。
其中骨肿瘤的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局部肿块压迫、畸形、病理性骨折及全身症状。四肢骨肿瘤疼痛和肿胀时,可引起关节功能障碍以及跛行等活动障碍,脊柱肿瘤向后凸入椎管内,可引起脊髓神经压迫症状甚至瘫痪;局部肿胀和关节功能障碍可发生不同程度畸形,轻度外伤引起病理性骨折常常是良性骨肿瘤的首发症状,也是恶性骨肿瘤、骨转移癌的并发症。恶性骨肿瘤晚期有贫血、消瘦、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影像学表现中,良性骨肿瘤X线表现为边缘较整齐,界限较清,骨皮质完整,局部皮质可向外膨出,无骨膜反应。恶性骨肿瘤则边缘模糊,界限不清,形状不规则,骨组织破坏常侵蚀皮质,可出现瘤骨,常引起三角样、花边样、葱皮样、日光放射样骨膜反应。此外CT、磁共振、全身放射性核素骨显像(E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等均有助于骨肿瘤的发现与诊断。
病理检查是唯一可靠的骨肿瘤诊断方法,包括术前穿刺及切开活检,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活检和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等。通过HE染色、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以了解肿瘤组织成分和组织来源,从而明确诊断。
目前在骨肿瘤的治疗上,良性骨肿瘤一般行病灶刮除+植骨术,疑有恶变,需行广泛切除,预后良好。恶性骨肿瘤根据不同部位、性质及恶性程度等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随着人们对肿瘤认识的不断深入,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如肿瘤免疫治疗等。此外,中医中药在增强自身免疫力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讯员王拓李伟)
初期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