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porcinepseudorabies)是感染伪狂犬病毒引起的B类传染病(OIE认定),该病毒可以感染除短尾猿以外的几乎所有哺乳动物,猪是唯一的自然宿主。上篇文章,我们分享了新流行猪伪狂犬病的发病过程,详戳:野毒阴性、猪群具有良好的gB抗体为何还会伪狂犬野毒转阳?新流行猪伪狂犬病的发病过程。
那么该如何防控呢?
◆◆◆
防控措施
要控制好肥猪群的野毒阳性率,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需要降低感染后的排毒量(洪水),免疫后能降低排毒量-0倍;第二,需要提高猪群的感染域值(堤坝),免疫后感染剂量提高0倍;并且第一点比第二点更重要,加强免疫能很好地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针对伪狂犬野毒阳性率比较高的猪场,我们推荐采用疫苗加强免疫和管理相结合的方案来快速降低育肥猪的阳性率。
1制订免疫程序
根据猪场的感染时间和母源抗体的高低来确定免疫程序。在群体意义上,Diekmann等()引进繁殖率(R)来量化猪伪狂犬病的传染性或传播率,R被定义为一个感染的个体感染其它个体的平均数量。如果猪群R值小于1,传染性将衰减,如果R值大于1,感染将扩散和传播。Bouma()认为免疫1次的有母源抗体的猪群R值为23,免疫2次的有母源抗体的猪群R值是0.6,两次免疫能显著降低伪狂犬在猪群的繁殖率(R)。
“清伪灵”是硕腾动保(原富道)生产,Bartha毒株系(K61株),自然的基因缺失,安全可靠;对怀孕母猪安全,无应激;免疫途径灵活,既可肌注,又可滴鼻;通过gE-ELISA检测可以区分野毒和疫苗毒。在90年代初,欧洲净化猪伪狂犬病所用的疫苗中,猪伪狂犬疫苗“清伪灵”的市场份额占40%以上。国内有专家将目前市场上不同厂家生产的BarthaK61株疫苗分别免疫猪只,然后测定产生的抗体对目前流行株病毒的中和能力,发现尽管“清伪灵”的抗原含量不是最高的,但是产生的对于目前流行株病毒的中和抗体水平却是最高的。
因为弱毒苗免疫之后,可以自我复制,抗原含量只是评估疫苗的一方面,同时更要评估疫苗免疫之后的复制效率,复制效率越高,刺激机体产生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越高,对流行株的保护效果也越好,“清伪灵”是猪源细胞培养,已经适应猪体,所以免疫后复制效率很高。部分伪狂犬疫苗由于用鸡胚细胞培养,抗原含量可以做到很高,但是由于已经适应了鸡胚成纤维细胞,不适应猪体细胞,所以肌注免疫猪后,虽然抗原含量高,但是复制效率很低,最后刺激机体产生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远远不如“清伪灵”,所以很多专家试验出“清伪灵”对目前伪狂犬的新流行毒株中和抗体最高。很多猪场使用后,都反应“清伪灵”能够很快的帮助猪场生长猪转阴,主要是清伪灵免疫猪体后,复制效率非常高。
2不同感染类型猪场推荐的免疫程序
2.1阴性场
首先要做好生物安全,杜绝猪场引入新毒株的机会,猪场要定期灭鼠等,绝对不能引入伪狂犬野毒阳性后备猪。基础公母猪普免4次“清伪灵”/年,生长猪80-日龄“清伪灵”首免,-日龄“清伪灵”二免。这样即使有很少量的伪狂犬野毒接触到了猪只,但是整个猪场的伪狂犬免疫堤坝很高,也很快被中和清除,不能建立感染,良好的伪狂犬免疫堤坝,完全可以阻止猪只接触到的微量病毒的感染,这样猪场可以长期保持阴性状态。由于非洲猪瘟下,很多猪场的肥猪饲养很大,所以在生长猪“清伪灵”二免后80-90天,仍然需要再次肌注免疫“清伪灵”1头份,个别场养牛猪,要按照类似母猪群的免疫程序,生长猪肌注免疫2次后,以后每3个月肌注免疫1头份“清伪灵”,始终保持伪狂犬野毒的阴性状态,爆发的风险系数很低。
2.2正在爆发流行毒株的猪场
该类猪场在-年很多,因为当时几乎全部爆发完了,目前爆发场非常少。爆发场建议基础公母猪立即普免1次“清伪灵”,间隔4周再普免1次“清伪灵”,以后按照4次/年普免,哺乳仔猪1-3日龄滴鼻免疫“清伪灵”,35日龄首免,70日龄二免“清伪灵”,-日龄再次肌注“清伪灵”。发病生长猪群立即普免1头份“清伪灵”,同时饲料中添加“瑞替美”(20%替米考星)0克/吨或者“瑞福康”(10%氟苯尼考)0克+“瑞多康”(10%盐酸多西环素)克/吨7—10天,控制细菌继发感染,等猪群稳定后,生长猪免疫程序改为60,90,日龄分别肌注免疫1头份“清伪灵”一段时间。
2.3爆发期过后基本平稳的猪群
执行一段时间的滴鼻免疫以后,可以考虑不再滴鼻,因为仔猪在产房感染的机会大幅度降低。这类猪场种猪群阳性率会较长时间很高,需要通过更新阴性后备种猪和淘汰阳性种猪来逐渐降低种猪群的阳性率,但是,育肥猪群的阳性率下降是前提,如果没有使育肥猪群阳性率降低到低水平,运用更新阴性后备种猪和淘汰阳性种猪的方法来降低种猪群的PR野毒阳性率往往会事倍功半,很长时间效果不好。这时,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