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人体健康的底层逻辑
1、零免疫的人体,不设防的人生年,美国男孩大卫(David)出生了。但是,他和别的孩子都不一样,他没有免疫力。我们把这种病叫做联合重症免疫缺陷病(SCID)。所以,大卫出生后20秒,就被医生放在一个绝对无菌的透明泡泡里。他只能在这个泡泡里吃饭、睡觉、玩玩具、学习。他经常把手贴在泡泡上,和妈妈的手隔着泡泡贴在一起,感受妈妈的温度。他的小嘴隔着泡泡亲妈妈的脸。他不能出去,因为离开这个泡泡他就会死。人类世界所有的物品对他来说都是危险。人们把他叫做“泡泡男孩”,把这个病叫做“泡泡男孩病”。但是,生活在泡泡里不是长久之计。大卫到了12岁的时候,大卫和他的父母还有医生决定,冒险给他做骨髓移植,把姐姐的骨髓移植给他,希望可以帮助大卫重建人体免疫。这个故事的结局咱们非常不想听到。手术失败了,大卫还是没能产生免疫力,还是几乎接近零免疫。更不幸的是,姐姐骨髓里有种病毒随着移植的骨髓进入了大卫的身体。这种病毒对免疫正常的孩子没有影响,但是却要了大卫的命。骨髓移植15天后,他离开了人世。临死前,医生们把大卫从泡泡里抱了出来。这个生命完全不设防的孩子接受了妈妈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亲吻。人体免疫力是战胜疾病的基本武器。当人的免疫严重缺陷的时候,医学也无能为力。2、人体免疫力与疾病的关系A.认不出“坏人”;B.把“好人”当“坏人”;C.打不过“坏人”。坏人:所有有害人体的危险物质,比如病毒、细菌、癌细胞等。A.认不出“坏人”:如果把免疫力看做体内的警察,要想抓住坏人,就首先需要认出来“坏人”,这个过程就叫做——免疫识别。比如:新冠肺炎病毒,为了逃避人体免疫,会不断地换病毒表面的S蛋白。S蛋白就是一种辨别物质,S蛋白变了,人体免疫就认不出来了。就像警察在追捕坏人的过程中,不断的换衣服,换车,增加警察识别的难度。癌细胞也是如此,癌细胞逃过人体免疫的办法就是伪造一张“身份证”,骗过警察的检查。B.把“好人”当“坏人”:免疫系统正常情况,都有一套严格的识别机制,防止免疫细胞误伤自己人。但是有的时候这种机制紊乱了,把“好人”当“坏人”,就会带来很多疑难杂症,叫做自身免疫病。例如:红斑狼疮,就是典型的自身免疫病。除此之外,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哮喘这些病都是过敏。因此,过敏不是因为免疫力低了或者免疫亢进,而是辨别异常,把无关紧要的物质小题大做。免疫识别是我们抓住“坏人”的前提条件。再举个例子,就像我们平时切菜,切到手,菜刀上的细菌趁虚而入,如果不及时消毒,你会发现伤口会出现发热,肿痛,甚至化脓。这个就是免疫细胞识别了病毒和细菌以后的反应——炎症反应。我们会好奇,原本随着血液漂流的免疫细胞,是如何得知伤口感染而聚集过来的呢?——“细胞因子”这种多肽类物质。这些多肽类物质是人体内的警报器。C.打不过“坏人”:比如:艾滋病,白血病,糖尿病,尿毒症。就是典型免疫细胞数目减少,或者功能降低,免疫力打不过。癌症:有的时候是认不出“坏人”,即使有的时候认出来,癌细胞会释放一些物质麻痹免疫细胞,让免疫细胞的杀伤能力大大降低。3、增加免疫力的三个方法A、认真打疫苗;B、正确看待感染性疾病,尤其是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因为每一次不严重的感染,病原微生物都可以激发和锻炼人体免疫。只有让人体免疫见多识广,见过无数敌人,锻炼出各种本事,才能增强免疫力;C、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熬夜、烟酒过度,精神压力,增加体育锻炼和注意补充能够提升免疫系统能力的营养素。营养—人体免疫的物质基础
营养: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生化、免疫功能及生长发育、代谢、修补等生命活动而摄取和利用食物养料的生物学过程。营养素: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摄入生物体的食物成分。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七大类。人体自身免疫能力是健康的基础,所以我们把调节免疫力的营养物质,称作基础营养。免疫力的提升不是短期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的呵护和长期调理,甚至我们需要用一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