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顽固性皮肤病从毒论治经验

文/医院业务院长教授石志超

顽固性皮肤病是指临床皮损严重,缠绵不愈,反复发作,极难调治的一类皮肤病。包括银屑病、慢性湿疹、结节性痒疹、神经性皮炎、天疱疮等。

(一)从毒立论,顽疾皆由毒作祟

“毒”的概念非常广泛,从病名、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都程度不同地与“毒”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毒”作为一种特殊的致病因素则格外引起古今医家的高度重视。就皮肤病而言,其病因除病毒(如丹毒、梅毒)直接侵袭外,大多数是由六淫等外邪侵袭,留恋肌表所致。因此治疗一般性皮肤病多采用疏风解表等方法使病邪从表散而解。但是对一些顽固性皮肤病,这种表散的方法往往很难奏效。

我认为:这些顽固性皮肤病是由于诸邪反复侵袭、蕴结、久滞内变而成“毒”,如《素问?五常政大论》王冰注“夫毒者,皆五行标盛暴烈之气所为也”,顽毒深遏肌肤腠理之间,伤人肌表,为害酷烈,致病缠绵,难化难除。这类顽固性皮肤病虽然各自有不同的病机特点,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病理本质,就是“邪毒内蕴”。因此治疗此等顽疾,表散之法无异于隔靴搔痒,应当着重从“毒”立论,以解毒、搜毒、剔之法治之,方可切中病机,蠲除顽疾。

(二)以虫为君,攻毒剔毒可收功

既然“毒”是导致顽固性皮肤疾病的根本原因,那么治疗上就要针对毒邪而选方用药。我认为治疗此等顽疾,草木之品虽然确有一定的疗效,但总觉不尽人意。根据本病顽毒深遏肌腠,为害酷烈,难散难除的病机特点,重点选用虫类药物为君,以虫药毒性之偏以毒攻毒,取虫药善行之性入络剔毒,即所谓“辄仗蠕动之物以松透病根”(《临证指南医案》)。方能切中病机,直捣病所,逐邪于外,以建全功。其临床常用的虫类药主要有乌梢蛇、白花蛇、蛇蜕、蝉蜕、全蝎、蜈蚣、僵蚕、蜂房、地龙、穿山甲等。

应用虫类药物还须注意以下几点:1、某些药力比较峻猛的虫类药如水蛭、蜈蚣、白花蛇等,多须从小量服起,逐渐递增至正常用量,甚则大剂量。2、虫类药既可以入汤剂,又可以入丸散剂,但使用之时以入散剂装胶囊吞服为佳。一则虫类药味多腥秽,入汤剂往往难以入口,且容易败伤胃气;二则虫类药入汤剂较之散剂药力三不及一,既浪费药源,又大损药效。3、虫类药虽然也属血肉有情之品,但大多数以祛风攻毒见长,所谓风药多燥,每有耗伤津血之虞。临证还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适当选用。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诈骗曝光
白癜风有效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nnv.com/myqxyf/9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