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的准确说法应该叫“免疫系统功能”。它是由一系列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等)、组织、器官(如胸腺、脾脏等)及免疫分子(如补体、抗体等)组成的一个精密复杂的网络。
正常情况下,这个网络中的“成员”通力合作,对抗病原微生物之类的“非法入侵者”,这是免疫系统的主要工作。
为什么婴幼儿比成人更容易生病?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所处的环境,几乎是无菌的。
出生时,宝宝的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已相当成熟,但是由于未接触过病毒、细菌等抗原,免疫系统还不能准确识别这些“入侵者”,免疫系统的“记忆”尚未建立,因此免疫功能还不完善。
免疫力是在人体与各种外界的致病因子的斗争过程中不断成熟和加强的,所以,婴幼儿容易生病,其实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大一点的孩子为什么也经常生病?简单来说有两个原因,一是免疫系统还不够强大,无法及时清除病原体;二是病原体不断变异和进化,学会了许多逃避和生存的办法。
另外,由于不同孩子的遗传背景不同,免疫系统的能力也有差异,这也是为何不同的孩子得了同一种病,有的人会出现症状,而有的人症状不明显。
孩子在家很少生病的,一去幼儿园或学校就小病不断,并不一定是孩子的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导致,很可能是因为幼儿园或学校小朋友多,在一起活动时引发了交叉感染。
怎样算免疫系统功能较弱?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孩子一年内患呼吸道感染次数来间接判断。
出现以下情况时,就提示孩子的免疫系统功能可能比较弱:
2岁以下的孩子,一般上呼吸道感染超过7次/年,或下呼吸道感染超过2次/年;
2~5的孩子,上呼吸道感染超过6次/年,或下呼吸道感染超过2次/年;
14岁以下的孩子,上呼吸道感染超过5次/年,或下呼吸道感染超过2次/年。
提升免疫力的几个误区1.有很多自称“提升免疫力”的药物,有效吗?
答:健康的孩子吃了是无效的。
在药物中,有一类被称为“免疫增强剂”,比如胸腺素、干扰素等,这类药只适合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使用,例如免疫缺陷病、慢性感染性疾病或肿瘤的患者。
人体会通过各种机制保持动态的平衡,这个状态叫做“稳态”。一旦“稳态”发生改变,就会出问题。
免疫系统也不例外,免疫功能太强会导致自身免疫病,这时免疫系统会攻击正常的人体组织;免疫功能低下则导致人容易患病,这时免疫系统对病原微生物无法有效防御。
所以,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孩子而言,吃免疫增强剂是没有效果的,因为人体会保持免疫功能的稳定。
2.给孩子吃蛋白粉可以增强免疫力吗?
答:不可以,而且可能有害。
首先,蛋白粉的蛋白质纯度太高,食用时容易加重肝肾负担;其次,婴幼儿时期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可造成体内脂肪细胞分化增加,是成人期肥胖的基础;另外,“蛋白粉能提高儿童免疫力”的说法没有明确的证据,当然更不能用它替代乳品了。
3.有的家长甚至会给孩子打丙球(丙种球蛋白)、小牛脾提取物、氨基酸来提高免疫力,这样可取吗?
答:不可取。
丙球(丙种球蛋白)是血制品,使用有严格限制,而且有输血相关的所有风险;小牛脾提取物容易引发过敏反应;氨基酸也没必要,正常饮食提供的氨基酸已经足够,补多了也没用。
有办法增强免疫功能吗?真正意义上的免疫功能低下,是指孩子患有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疾病,这样的孩子必须接受正规治疗。
对于未患有免疫缺陷的婴幼儿,看似“免疫功能低下”,其实往往是一种“假象”,主要原因可能是孩子的“免疫记忆”尚未建立,同时在幼托机构或其他环境中有过多机会接触到感染源。
那么,如何“锻炼”免疫系统,让“假象”消失呢?
建议爸爸妈妈们养育孩子时,从以下5个方面做起:
均衡饮食,营养充足;
保证睡眠充足,生活规律;
进行适当的锻炼;
规范地接种疫苗;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本文转载自丁香医生
特别活动5月23日-27日,“中美医疗文化年·美国大医生走中国”继上月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访问之后,又请到医院——医院中国行。
盛诺一家特别成立了剖宫产术后应注意什么咳嗽是结核传播的主要途径7类人群应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