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谈谈在MPN诊治中,JAK2突变负荷的临床意义?
沈志祥教授: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的主要突变基因是JAK2基因、MPL基因和CALR基因,这三类基因突变阳性率超过90%。JAK2基因阳性对MPN的诊断非常重要,JAK2基因检测的拷贝数也作为病人预后的明确指标。
您认为目前MPN治疗的难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沈志祥教授:以往MPN的治疗主要是化疗或干扰素(IFNα)治疗。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化疗药物——羟基脲,虽然见效快,但是一旦停药症状就会反复。而IFNα疗效相对比较平稳,但国人往往不能耐受,依从性较差。长效IFNα,一周使用一次,效果比较好,但之前用的是国外的产品,价格稍贵一些。JAK2抑制剂主要是缩脾,这部分患者大多是中晚期,治疗难度仍然很大,而且JAK2抑制剂不可避免会出现耐药,且价格昂贵。
请从剂量、频率、不良反应及疗效等方面分享您应用长效IFNα的经验。
沈志祥教授:长效IFNα治疗MPN的效果比较好,早期需要每周给予一次长效IFNα治疗,到后期就只需要10天、半个月用一次药,有的人甚至一个月一次。从理论上讲,长效IFNα可能使JAK2基因转阴。国产长效IFNα的出现,可以让更多的患者获益。
MPN治疗中,羟基脲、普通IFNα和长效IFNα之间的区别?
沈志祥教授:羟基脲的特点是简便、快速起效、价格便宜,但其可能导致第二肿瘤的发生,不能延缓纤维化的进程。普通IFNα有一定治疗效果,但需隔天给药,国人往往不能耐受,依从性较差。相比而言,长效IFNα对70%~80%的患者有效,不良反应小,给药间隔时间一般为一周一次,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JAK2抑制剂国外已经有耐药产生,而且价格高昂。期望国产长效IFNα能尽快上市,让更多患者获益!
嘉宾简介
上海交通大医院终身教授,内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全国血液病学会前主任委员,《中华血液学杂志》副总主编、《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等多种杂志编委。
点击阅读:
周剑峰教授:EBV感染的现状与治疗
郭军教授:细胞因子——肿瘤免疫治疗的基石
黄慧强:GM-CSF联合传统方法治疗淋巴瘤可行有效
于金明院士:肿瘤治疗新趋势——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
郭军:免疫治疗时代中细胞因子的角色
黄慧强:GM-CSF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搭档
肿瘤免疫治疗的助燃剂!CSCO特宝生物卫星会召开!
中科医院北京哪个医院是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