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瘟流行病学调查抗体阳性率逐年上升,

年-年猪瘟流行病学调查

钟植文,陈珊,何柳芬,黄婷婷,杨傲冰(广东永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

摘要

为了调查和研究猪瘟流行情况,试验采用ELISA和RT-PCR方法对年-年来自全国各地送检的样品进行抗体和病原检测,并对猪瘟流行野毒株E2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年全国各地送检的个猪场共份猪血清样品中检测到猪瘟抗体阳性份,抗体样品阳性率为86.7%;而在来自全国各地的个猪场共份病料样品当中,检测到猪瘟病原阳性共19个场37份病原,即猪瘟病原样品阳性率7%。年全国各地送检的个猪场共份猪血清样品中检测到猪瘟抗体阳性份,抗体样品阳性率为90.5%;而在来自全国各地的50个猪场共份病料样品当中,检测到猪瘟病原阳性共3个场5份病原,即猪瘟病原样品阳性率4.3%。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显示,年-年的猪瘟野毒株均属于基因2.1型。检测结果说明不少猪场的猪瘟免疫做得比较到位,但仍然有些猪场在猪瘟防疫方面存在不足,猪瘟野毒依然在猪场里面存在,实在不容忽视。

关键词

猪瘟病毒;E2基因;抗体

前言

猪瘟(classicalswine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swinefevervirus,CSFV)引起的以高热稽留、毛细血管变性、全身出血、坏死和梗死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1]。猪瘟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通报性动物疫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疫病[2]。

CSFV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viraldiarrheavirus,BVDV)和绵羊边界病毒(Borderdiseasevirus,BDV)同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CSF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大小约为12kb,编码多种蛋白,其中E2蛋白是主要保护性抗原,可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但E2基因变异很大[3]。因此,常常针对E2蛋白检测抗体来评估保护力水平,又针对E2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以调查CSFV遗传变异情况。本试验就年-年全国各地送检的样品采用ELISA和RT-PCR方法进行抗体和病原检测,以调查猪瘟流行情况。

01

材料与方法

1.1样品

年-年全国各地送检的血清和病料等样品由本实验室收取和保存。1.2主要试剂IDEXXCSFVAbELISA试剂盒,购自北京爱德士元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MiniBESTViralRNAExtractionKit、PrimeScriptTMⅡ1stStrandcDNASynthesisKit、PremixTaq?(ExTaq?Version2.0plusdye)、DL2,DNAMarker、TakaraMiniBESTAgaroseGelDNAExtractionKit.4.0,购自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大连TaKaRa公司)。1.3抗体检测猪瘟血清抗体检测采用IDEXXCSFVAbELISA试剂盒,并严格按照CSFVAb-06--04爱德士猪瘟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中文说明书进行操作。1.4病原检测1.4.1引物的设计与合成参考GB/T-猪瘟诊断技术和GB/T-猪瘟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等,从GenBank上获取多株CSFV的E2基因序列,序列经DNAStar(Verison4.0)分析比较后,使用和PrimerPremier(Verison5.0)针对E2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所设计引物送往英潍捷基(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合成。引物序列如下[4]:E21:TAACTGGGGCACAAGGCAE22:TTAAGTTCCCTATCAACAC1.4.2RT-PCR反应将送检的病料等样品进行研磨处理后离心,取上清液进行核酸抽提,用TakaraMiniBESTViralRNAExtractionKit提取病料等样品的病毒总RNA。以RandomPrimer和Oligo(dT)为反转录引物,用PrimeScriptTMⅡ1stStrandcDNASynthesisKit合成cDNA。再用针对猪瘟病毒E2基因所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和PremixTaq?(ExTaq?Version2.0plusdye)进行PCR扩增检测,将RT-PCR扩增产物电泳检测结果。1.4.3序列测定和分析扩增产物经TakaraMiniBESTAgaroseGelDNAExtractionKit.4.0回收纯化后送英潍捷基(上海)贸易有限公司进行序列测定,将测得的序列提交NCBIBLASTSERVER进行联机检索。从GenBank上获得疫苗毒C株、强毒石门株(Shimen株)以及近年来流行的基因2型和基因3型野毒株的E2基因核苷酸序列,结合本试验样品的相应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包中的MegAlign程序中ClustalW方法进行相似性比较,并利用MEGA6软件绘制系统进化树。CSFV参考毒株信息见表1。

02

结果与分析

2.1抗体检测年1月-12月份,对全国个猪场共份猪血清样品进行猪瘟抗体检测,其中猪瘟抗体阳性份,样品阳性率为86.7%。具体每个月检测猪瘟抗体的猪场数量、样品数量、阳性样品数量和样品阳性率见表2和图1。年1月-12月份,对全国个猪场共份猪血清样品进行猪瘟抗体检测,其中猪瘟抗体阳性份,样品阳性率为90.5%。具体每个月检测猪瘟抗体的猪场数量、样品数量、阳性样品数量和样品阳性率见表3和图2。年1月-12月份,对全国个猪场进行猪瘟抗体检测,其中猪瘟抗体阳性的猪场数量为,占比为98.7%。另外,猪瘟抗体样品阳性率90%及以上的猪场数量为,占比为52%;猪瘟抗体样品阳性率80%以下的猪场数量为,占比为26%。具体每个月检测的猪场数量、不同样品阳性率的猪场数量及其占比见表4和图3。年1月-12月份,对全国个猪场进行猪瘟抗体检测,其中猪瘟抗体阳性的猪场数量为,占比为99.2%。另外,猪瘟抗体样品阳性率90%及以上的猪场数量为80,占比为64%;猪瘟抗体样品阳性率80%以下的猪场数量为28,占比为22%。具体每个月检测的猪场数量、不同样品阳性率的猪场数量及其占比见表5和图4。2.2病原检测年1月-12月份,对全国个猪场共份样品进行猪瘟病原检测,其中猪瘟病原阳性有19个猪场共37份样品,即猪瘟病原样品阳性率为7%,猪瘟病原阳性猪场占比为11%。具体每个月检测猪瘟病原的猪场数量、猪瘟病原阳性猪场数量及其占比、样品数量、阳性样品数量和样品阳性率见表6和图5。年1月-12月份,对全国50个猪场共份样品进行猪瘟病原检测,其中猪瘟病原阳性有3个猪场共5份样品,即猪瘟病原样品阳性率为4.3%,猪瘟病原阳性猪场占比为6%。具体每个月检测猪瘟病原的猪场数量、猪瘟病原阳性猪场数量及其占比、样品数量、阳性样品数量和样品阳性率见表7和图6。将年和年的猪瘟病原阳性样品进行送样测序,成功获得相应的基因序列后应用DNAStar软件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利用MEGA6软件绘制系统进化树。基于E2基因部分序列绘制的进化树,该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小部分毒株和疫苗毒C株很接近,处于同一小分支,和强毒石门株(Shimen株)一同属于基因1型,推测这部分毒株是疫苗毒株;而大部分毒株,和2.1a、2.1b、2.1c、2.1d等基因2.1型流行野毒株接近,处于同一分支中,显示当前流行的野毒株都属于基因2.1型。

03

讨论

3.1猪瘟抗体

目前,猪瘟活疫苗免疫已被公认为预防猪瘟非常重要的一环。基本上,每个养猪场每个养猪户都进行猪瘟活疫苗免疫,只是免疫程序有所不同而已。免疫猪瘟后,通过检测猪瘟抗体阳性率的高低来评价对猪瘟野毒的保护力,或者判断发生猪瘟风险的高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一般认为,猪瘟抗体阳性率90%及以上,表明猪场内猪瘟控制得相当好;而猪瘟抗体阳性率低于80%,则显示该猪场发生非典型性猪瘟的风险比较大。年,猪瘟抗体样品阳性率为86.7%,猪瘟抗体阳性的猪场占比为98.7%,猪瘟抗体样品阳性率90%及以上的猪场占比为52%,而80%以下的猪场占比为26%。而年,猪瘟抗体样品阳性率为90.5%,猪瘟抗体阳性的猪场占比为99.2%,猪瘟抗体样品阳性率90%及以上的猪场占比为64%,而80%以下的猪场占比为22%。对比年和年的检测结果,可见猪瘟抗体样品阳性率和猪瘟抗体阳性的猪场占比在上升,猪瘟防控做得好的猪场占比也在上升,而猪瘟防制存在较大漏洞的猪场占比在下降,显示猪场越来越重视猪瘟免疫,猪瘟防控工作做得越来越到位。3.2猪瘟病原年,猪瘟病原样品阳性率为7%,猪瘟病原阳性猪场占比为11%;年,猪瘟病原样品阳性率为4.3%,猪瘟病原阳性猪场占比为6%。从猪瘟病原检测结果来看,当前检测到猪瘟病原的比例较低,其中猪瘟野毒病原的比例更低,且年比年检测到的病原阳性比例低。病原检测结果反映出,当前猪瘟比较平稳,免疫防控措施比较到位,没有爆发和流行。另外,检测到猪瘟病原阳性,不一定就是猪瘟野毒,也有可能是猪瘟疫苗毒株,要通过基因测序和分型分析来区分疫苗毒株和野毒株比较好。从病原阳性样品的基因测序和分型分析结果来看,当前流行的野毒株和2.1a、2.1b、2.1c、2.1d等基因2.1型流行野毒株接近,基本都属于基因2.1型,建议当前要重点警惕基因2.1型流行野毒株。3.3猪瘟免疫防控结合和两年的猪瘟抗体和猪瘟病原检测结果来看,当前猪瘟抗体阳性率高,病原阳性率低,显示猪瘟当前整体平稳,没有爆发和流行,可见当前通过猪瘟疫苗免疫,提高猪瘟抗体水平,缩短免疫空档期,和加强隔离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以降低野毒污染程度,对预防猪瘟仍然是相当有成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姚文生,范学政,王琴,等.国猪瘟流行现状与防控措施建议[J].中国兽药杂志,,45(9):44-47.

[2]谭颖翌,毛燕,吴健敏,等.—年广西猪瘟流行监测及遗传变异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33(10):-.[3]BAUHOFERO,SUMMERFIELDA,SAKODAY,etal.ClassicalswinefevervirusNprointeractswithinterferonregulatoryfactor3andinducesitsproteasomaldegradation[J].JVirol,,81(7):-.[4]王爱华,杜冬华,薛拥志,等.河北省猪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J].黑龙江畜牧兽医,(07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nnv.com/myqxby/11275.html